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并比较分析不同乳酸水平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关系,及血乳酸水平、SOFA评分和qSOFA评分判断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判断的效力及能力。方法:对象来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ICU收治的92名脓毒血症患者,拟收集病例共92例,并分为2组,其中低乳酸组46例,高乳酸组46例。分析乳酸水平与基线特征、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预后的预测因子;通过ROC分析比较乳酸水平与SOFA和qSOFA评分。结果:人口基线信息方面,2组在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810),在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797)。基本生命体征方面,2组在平均动脉压、体温、血氧饱和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低乳酸组的心率与呼吸频率明显小于高乳酸组。实验室检查方面,2组在血红蛋白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500),在白细胞、白蛋白、胆红素、血尿素氮、血碳酸氢盐、肌酐等指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胆红素、血碳酸氢盐、肌酐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2组在血小板、钠离子浓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钾离子浓度、血乳酸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血乳酸浓度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量表评分和死亡率方面,2组在qSOFA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326),在SOFA评分上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高乳酸组的SOFA评分明显高于低乳酸组。2组在30天后死亡例数上无统计学差异(P=0.071)。关于脓毒血症预后预测因素分析,30天后患者的预后在平均动脉压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6),生存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低于死亡患者的平均动脉压。30天后患者的预后在血碳酸氢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生存患者的血碳酸氢盐浓度高于死亡患者的血碳酸氢盐浓度。在年龄、性别、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肌酐、和血乳酸浓度、钾离子浓度和钠离子浓度方面,患者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血碳酸氢盐浓度是影响预后的可疑影响因素,平均动脉压不是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72),而血碳酸氢盐是脓毒血症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3),预示着在一定范围内血碳酸氢盐每上升1单位,死亡率即下降为之前的80.7%。血碳酸氢盐是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采用ROC曲线比较乳酸水平与SOFA和qSOFA评分的诊断价值,从ROC曲线分析结果来看,以qSOFA评分作为状态变量,血乳酸浓度和SOFA评分的诊断价值有小于qSOFA评分的趋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23和0.42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碳酸氢盐是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从侧面反应出血乳酸浓度与住院死亡率增加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在成人脓毒血症患者中,以血乳酸水平作为预后预测因子可能优于SOFA评分;qSOFA对脓毒血症预后预测效力较血乳酸水平和SOFA高;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对qSOFA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