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B3LYP*/DZP、B3LYP/DZP和BP86/DZP水平下,对双核过渡金属夹心化合物Cp2M2(μ-C6F6)(M=Ti,V,Cr, Mn,Fe,Co,Ni)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优化得到了一些潜在的低能异构体,对其可能的几何构型及成键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与已有的实验值进行比对,为该系列实验合成提供了理论线索。通过与氟取代前夹心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对该类化合物中的氟取代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对前过渡金属(Ti,V,Cr,Mn)与六氟苯环及二个环戊二烯形成的配合物主要以高自旋态五态的“三层夹心”结构为能量最低构型,而Ti原子的五态结构超出最低能量构型30 kcal/mol以上, Cp2Ti2(μ-C6H6)的最稳态构型为反式三态构型,氟取代后单态“三层夹心”构型更加稳定并且相对于三态“三层夹心”构型能量低24kcal/mol。Cp2M2(μ-C6F6)的六氟苯环不再像Cp2M2(μ-C6H6)中的苯环一样保持完美的平面结构。Cr原子与之形成的配合物虽然以五态为最稳态构型,但不同于其他其前过渡金属过渡金属双核居于六氟苯环两侧,两个铬原子更倾向于成键,形成顺式“米团”结构。
对于后过渡金属(Fe,Co,Ni)的双核配合物则主要以形成金属金属单键的低自旋态的顺式“米团”构型为能量最低构型。与在前过渡金属中一样,在这些配合物中六氟苯环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扭曲现象。对Cp2Fe2(μ-C6H6)的最低能量构型而言,三态顺式“米团”结构中Fe-Fe键长2.538(A),为标准单键。结构中的六氟苯不再是均等的提供电子给两个金属原子,而是采取了η4∶η2的配位方式,两个单电子也没有均匀分布在两个金属原子上,而使其中一个金属原子满足18电子构型另一个金属原子满足16电子构型。在钴的最稳态双核结构中,顺式单态的cis-Cp2Co2(η3∶η3-μ-C6H6)最为稳定,Co-Co键长2.560(A),同样为标准单键,虽然六氟苯碳原子不共平面,但依然作为η3∶η3配体使每个铬原子满足18电子稳定构型。而对于富电子的Ni元素而言,最低能量构型cis-Cp2Ni2(η2∶η2-μ-C6H6)中的六氟苯环只需提供四个电子,以满足每个镍原子18电子的需求。因此未参与配位的两个碳原子仍保持双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