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公务员是政府与群众之间进行联系时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纽带,其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不仅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实现,政府能否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也关系着群众与政府之间鱼水关系能否长期维持。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在进行转变,为了更好的构建服务型政府,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公务员自然也不例外甚至要求更高。但基层公务人员庸政懒政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基层公务员工作强度大,服务范围广,其工作可以用“点多、线长、面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描述,另一方面问责与奖惩机制的不合理,让基层公务人员出现“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思维,导致部分基层公务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产生职业倦怠。这不仅会影响到群众利益,也会对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与公信力有所损害,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产生影响。所以,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X县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运用先进理论基础,借鉴学术界公认职业倦怠量表并参考原因形式量表,通过问卷方式调查X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人口学变量以及影响因素,利用SPSS.22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实施实证检验。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X县基层公务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具体表现有工作热情与效率降低,情绪不稳,人际交往淡漠,个人成就感低。X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来自于多方面,从人口学变量来说,年龄因素影响显著;公务员个人因素有:性格与工作的匹配程度低、个人预期较高以及工作任务繁重;组织因素有缺乏激励机制、领导性格或处事方式不适应;社会因素有媒体监督加强、社会生活压力大、公众期待高。根据影响因素提出个人建立合理工作预期、积极面对工作压力,组织提高薪酬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沟通、营造积极健康组织氛围,社会大众建立合理社会预期、加强正面宣传,健全社会支持体系,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引入竞争与退出机制等建议。
本文以X县基层公务员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运用先进理论基础,借鉴学术界公认职业倦怠量表并参考原因形式量表,通过问卷方式调查X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人口学变量以及影响因素,利用SPSS.22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实施实证检验。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X县基层公务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具体表现有工作热情与效率降低,情绪不稳,人际交往淡漠,个人成就感低。X县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来自于多方面,从人口学变量来说,年龄因素影响显著;公务员个人因素有:性格与工作的匹配程度低、个人预期较高以及工作任务繁重;组织因素有缺乏激励机制、领导性格或处事方式不适应;社会因素有媒体监督加强、社会生活压力大、公众期待高。根据影响因素提出个人建立合理工作预期、积极面对工作压力,组织提高薪酬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沟通、营造积极健康组织氛围,社会大众建立合理社会预期、加强正面宣传,健全社会支持体系,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引入竞争与退出机制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