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简称CRI系统)是在对各种类型土地处理系统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普遍存在的水力负荷低、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小等问题提出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和人工构造湿地系统,并取长补短,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CRI系统的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工程效果分析等方面急待加强。该技术针对COD、LAS、NH3-N、BOD等的去除研究比较多,对总磷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对总磷的去除为研究重点。我们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室内试验到现场试验再到实际工程,对CRI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室内试验采用河流冲积砂和人工石英砂为主要渗滤介质,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较高的水力负荷条件下,重点探讨了运行方式和处理工艺对CRI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现场试验采用河流冲积砂作为渗滤介质,并辅以少量其它填料,以受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了CRI系统对COD、和TP的去除效果以及系统的堵塞情况。结果表明,CRI系统对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0%和85%:对TP的去除效果较差。对系统堵塞问题的研究表明,有机悬浮物在渗池表层介质中的积累是造成系统堵塞的主要原因。成都市已建成人工快渗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出水水质良好,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在出水水质指标中,COD、BOD、SS、NH3-N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中的A标准,并且长期运行水质仍然能够得到保证,但是TP不能达到标准。人工快渗前处理工艺对整个系统正常、稳定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进入快渗池的污染物浓度,提高系统的水力负荷,减小系统的占地面积,防止快渗池堵塞现象的发生。通过技术比较,混凝沉淀工艺作为人工快渗系统的前处理方式在技术搭配上是十分理想的。不仅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状污染物质,还可以通过加入特殊渗滤介质去除污水中的磷,弥补了快渗池总磷除磷率低下的不足。特殊渗滤介质筛选实验中,通过对大理石、沸石、焦炭、陶粒以及海绵铁吸附实验可知:在50mg/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条件下,海绵铁对磷的吸附量最大,达到0.47mg总磷/g海绵铁,在10mg/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条件下,海绵铁对磷的吸附量也是最大为0.095 mg总磷/g海绵铁。尽管CRI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作为近年来刚刚产生的一种新技术,目前还处于技术完善阶段。冬季运行、氮磷有效去除、针对高浓度废水处理时复氧问题等还需要得到很好的解决。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CRI系统研究,不断完善该技术,改善出水水质,并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为进一步实验污水资源化、节约水资源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