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迅猛的经济发展席卷全球,影响了世界各国多领域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政府的权力不断受到挑战,公民越来越要求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不可避免的行政危机,迫使西方各国不断掀起对政府行政的改革。随着民主政治、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开始逐渐意识到政府自身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并且更加关注到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力量巨大的公民社会,因此政府开始将公共权力下放,逐渐将权力向公民社会回归,把公共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将公民社会的需要作为主要治理目标,不再是仅仅追求政府的利益,而是重新寻求实现政府与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的良性互动与合作治理。多年来,西方各国都在探索适应时代需要的政府治理模式,国外学者对地方治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由博克斯明确提出公民治理的社区治理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吸收、借鉴西方的公民治理理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寻求本国特色的政府治理模式。公民治理是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种新的治理模式将成为政府治理和基层自治的未来趋势和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着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不断完善自身的治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力求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然而却忽视了让公民参与公共治理,解决公民自身的问题,对公民治理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实践表明,公民社会某种意义上比政府更富有创新性,公民社会的进步程度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水平密切关联,高度成熟的公民社会是服务型政府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政府不能完全解决社会的问题时,服务型政府要依靠公民治理解决政府面临的诸多困境,这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公民社会要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因为我国公民社会不成熟,导致的对政府无比的特殊依赖性,使得公民治理要有效发挥作用,还要依赖于现有的政治制度、社会环境,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治理将成为政府职能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本国的特殊国情,必须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探讨公民治理理论,这一方面与服务型政府的价值选择想吻合,另外,也弥补服务型政府构建的不足,并力图探索公民治理在我国的适用性和实践性,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公民治理是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行政寻求更好的参与途径,同时也会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发展,推进我国现代民主进程,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围绕着公民治理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分以下部分展开分析和探讨。第一部分,绪论,着重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论述本文写作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加以分析和总结,突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公民治理的理论溯源和产生的实践背景进行梳理和阐述,对公民治理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揭示公民治理的价值功能;第三部分,对公民治理的现状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就此现状进行深入的原因剖析;第四部分,针对公民治理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几点建议,政府要为公民治理提供便利条件,以及必要的制度支撑,公民自身同样需要提升公民治理能力,在政府与公民互相合作下,推进公民治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