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对人提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要求以及在有关真实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学生评价改革的推动下,这都表明评价越来越关注“人”在学习本身中的意义。而在培智教育领域,目前培智学校学生学习评价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评价与教学过程割裂;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评价反馈;此外,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习方式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培智学校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两类特殊主体,在学生学习评价中,如何从“人”的主体性意义出发,使教师从“教人”到“评人”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人”到“成人”的转化。在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评价中,培智学校教师要从智力障碍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实现从评价观念到评价行为的转变。智力障碍学生作为教育群体中一种特殊的“人”,他们离开学校之后最终要回归到主流社会之中。在此意义上,他们不仅要学习,更要懂得如何学会学习,即如何通过做“学习之事”成“变化之人”,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转变,最终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基于此,提出了在教学与评价整合学习评价理念之下的学习分层评价。基于目标的层次性理论及过程性理论,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等对培智学校学生进行班内分层,根据分层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这种评价任务设计通过任务式的方式,把评价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相结合,解决任务的过程也是做事的过程,这种做事的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分层评价的前提是先确定学生学习分层评价目标。因此,首先,根据障碍类型、智商等级、学科水平等将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分层。其次,将学习目标从抽象的教育目的到具体化的课时目标序列化分解,通过单元目标设计,对《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分解以及通过教材分析、实践分析等,并结合《自编培智学校四好量表》分析出智力障碍学生目前的发展需要,将课程线与学生的发展需要线对接,以此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学习评价之中,教师通过设计评价任务,即通过对学生分层,制定学习分层评价目标,创设分层学习活动,收集不同层次的学术作品以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术作品打分。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即在做“教人”与“评人”之事。智力障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即在做“学习之事”的过程实现从“学人”到“成人”的转化。由于目前智力障碍学生学习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还尚缺乏以及在实践过程中智力障碍学生异质性较大,无论从前期的评估还是学习目标的制定以及评价任务的设计都需要回归到每位智力障碍学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