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作为全球几大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侵蚀的形式、强度和发展演变过程同土地利用的变化密切相关。1993年,“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变化人类影响和响应计划”(HDP)共同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列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计划,国家基金委在国家自然科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上也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科学命题,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的研究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地势高耸,山高谷深,山地面积约占94%。本研究所选的研究区域主要跨越漾濞县、洱源县、剑川县,地理单元相对完整,一定程度上兼有滇西高原河谷和滇西北高山峡谷的地貌特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整个西南地区山地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论文利用1990年和2001年两期陆地资源卫星数据,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获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初步得到如下结果: (1) 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①林地面积增加2791.71ha,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1290.55ha,草地面积减少4014.18ha:②土地利用总体变化速度较快,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77%;③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不大,1990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15.037和215.567,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时期;④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突出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其次为耕地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转化;⑤呈现出耕地、草地面积继续减少,水域、林地面积继续增加,林地面积增幅越来越小,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大幅增加的趋势; (2) 土壤侵蚀面积从275867.24ha减小到247282.09ha,总侵蚀模数由1830.37t(km~2·a)降低到1729.04t/(km~2·a),总侵蚀量由7967560.11t减少到7526463.32t,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土壤侵蚀治理状况明显好转; (3) 1990年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所产生的侵蚀量占到总侵蚀量的75.46%,2001年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所产生的侵蚀量占到研究区总侵蚀量的73.13%,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是整个研究区治理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