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江流域(平坡乡以上段)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作为全球几大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侵蚀的形式、强度和发展演变过程同土地利用的变化密切相关。1993年,“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变化人类影响和响应计划”(HDP)共同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列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计划,国家基金委在国家自然科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上也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科学命题,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的研究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地势高耸,山高谷深,山地面积约占94%。本研究所选的研究区域主要跨越漾濞县、洱源县、剑川县,地理单元相对完整,一定程度上兼有滇西高原河谷和滇西北高山峡谷的地貌特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整个西南地区山地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论文利用1990年和2001年两期陆地资源卫星数据,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获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初步得到如下结果: (1) 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①林地面积增加2791.71ha,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1290.55ha,草地面积减少4014.18ha:②土地利用总体变化速度较快,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77%;③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不大,1990年和2001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15.037和215.567,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时期;④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突出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其次为耕地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转化;⑤呈现出耕地、草地面积继续减少,水域、林地面积继续增加,林地面积增幅越来越小,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大幅增加的趋势; (2) 土壤侵蚀面积从275867.24ha减小到247282.09ha,总侵蚀模数由1830.37t(km~2·a)降低到1729.04t/(km~2·a),总侵蚀量由7967560.11t减少到7526463.32t,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土壤侵蚀治理状况明显好转; (3) 1990年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所产生的侵蚀量占到总侵蚀量的75.46%,2001年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所产生的侵蚀量占到研究区总侵蚀量的73.13%,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是整个研究区治理工作的重点;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共享信息面临着一定的隐私风险。共享信息的隐私风险,主要是因共享信息的传播突破了特定的共享范围或特定的共享背景而导致的。共享信息虽然具有一定的公共
先民对蟾蜍的崇拜具有广泛性。本文在参考中西文化中蟾蜍的形象,以蟾蜍本身生物特性和生活习性为基础,分析这些形象得来的原由。发掘其中历史原因和文化发展轨迹。
作为调整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人身和财产关系的第一部完备的法律,《法国民法典》不仅是法兰西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更是世界法律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她诞生200周年之际,本刊
采用EACVD方法沉积掺硼金刚石膜,研究了掺硼金刚石膜的生长特性、电学性能以及掺硼金刚石膜的电化学性质。本文采用液态B(OCH3)3做为硼源,通过改进掺杂工艺,制备出重掺硼金刚
美国"重返亚洲"是美国"焦虑时代"的"应急反应",随着美国对亚太事务的深度介入,这种"应急反应"已转变成为美国完整的"亚太战略"。从地缘政治考量,美国的亚太战略是以巩固亚太
单位受贿罪是我国最早确立的单位犯罪之一,具有单位犯罪和受贿犯罪的双重特点。对单位受贿罪的理论研究,理论界尚未全面展开,一些理论争议问题远未形成共识,致使近年来对单位
研究背景 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显著,COPD以其患病人数多、复发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棘手、社会经济负担重等特点
汽车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的交通运输活动有了质的飞跃,并对整个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高效率的产物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汽车的运行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公
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不同计数模式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复检应用价值。方法以目视计数法进行质量评价,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将血小板小于70×109/L样本,进行37℃保温10min,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