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该病可危害全身各个系统具有潜在的致命性,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布氏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常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不但危害畜牧业的生产发展,而且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生物膜是指细菌为了适应周围不良的生活环境,吸附于惰性物体或活性实体表面,迅速生长繁殖并分泌出大量的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蛋白多糖复合物,促使细菌之间相互黏连成结构性群落的膜样物质,是一种与浮游细菌相对应的生活方式。生物膜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主要特征是结构上和生理上的不均质性。生物膜的特殊结构促使细菌可以耐受冷热、消毒剂和抗生素等而得以生存,造成人和动物的持续感染和重复感染。因此研究生物膜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首先采用微孔板定量检测法测定布氏杆菌菌株S2生物膜的形成,结合结晶紫染色法确定了S2形成生物膜的最佳时问为6 d。随后通过试管法、普通显微镜观察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法观察布氏杆菌生物膜的形成,结果显示:布氏杆菌能够在试管的气液交界面上形成生物膜,经结晶紫染色后可以清楚地看到生物膜的形成;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生物膜的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布氏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在黏附期细菌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菌落,此时只有少量的胞外聚合物包裹,所以没有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随着细菌大量的生长繁殖,分泌大量的胞外基质,将细菌紧紧黏连在一起,加厚生物膜的结构。处于成熟期的细菌生物膜的结构较为复杂,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片状或者簇状的菌落,被细菌自身所分泌的黏液状物包裹在一起,形成凹凸不平的致密膜样结构。细菌之间相互联系,其间可见营养物质和水分流动以及交换的通道结构,还可以看到一些黏液丝。另外,利用布氏杆菌的敏感抗生素:硫酸链霉素、莫西沙星、硫酸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测定其对布氏杆菌生物膜态和浮游态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实验过程中首先要利用96孔细胞板培养法诱导细菌形成生物膜,然后再去测量抗生素对生物膜态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对比发现,在这四种抗生素中莫西沙星对生物膜态和浮游态的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均是最低的,而硫酸链霉素对两种状态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都是最高的。临床上运用这四种药物治疗布氏杆菌感染时,应该首先选择莫西沙星。四种抗生素对生物膜态布氏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较浮游态均呈倍数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布氏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其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