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无疑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随之而来的是在“祛魅的时代”人们面临的种种价值困境,人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已成为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的工具。在工具理性全面统治和价值理性渐趋萎缩的背景下,究竟能否冲破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铁的牢笼”?带着这个问题本文展开探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和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对工具理性进行了批判:都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具理性的非理性本质,韦伯的批判侧重于揭示目的和手段的颠倒,而马克思的批判集中于其异化理论及最为根源的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同时二者对工具理性的超越也有所不同,韦伯持的是一种历史悲观主义,认为人们无法摆脱工具理性“铁的牢笼”,而寄希望于“责任伦理”;马克思则是论证了资本主义逻辑必然生产它自己的“掘墓人”,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去创造新的人和新的社会,无产阶级将会彻底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统治而建立新的社会。本文认为,真正冲破工具理性“牢笼”的路径,是介于悲观的历史宿命观点和暴力的社会革命之间的,这条路径既不能放弃未来,也不能放弃现在,而要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去寻找。概言之,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能够得以重新整合,冲破工具理性“铁的牢笼”的路径就在于在承认工具理性积极意义的基础之上要培育价值理性,从而达到二者有张力的平衡。具体表现为:个人层面,每个现实的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要对社会责任伦理的足够自觉;人与人的关系层面,要对他人价值的充分地承认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要建立对自然的正确价值观和伦理观,建立一种价值理性。肯定每个现实的个人对自身幸福、自由和尊严的追求,是对工具理性的充分肯定;而强调每个单个人对社会责任伦理的自觉,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对社会关系中其他个人的尊重,是对价值理性的充分肯定。二者相辅相成,并且存在一种有张力的平衡。而这种有张力的平衡,才是冲破工具理性“铁的牢笼”最为庞大的力量,同时也是最为合理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