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的汽车工业,在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气候恶化的大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厂商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开发投入,以替代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汽车,形成了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局面,部分技术已经在商业化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日本、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丰田、宝马、通用、本田、大众等主要汽车厂商根据本国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策略,研发成功了多款新能源概念车型和应用车型,其中一些成熟的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了产业化。为了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采取减免购置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措施,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
作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对汽车消费的刚性需求极为强劲,尤其是加入WTO后,从2002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经过短短6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年销售量就实现了翻番,达到了800万辆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但是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石油供应却持续出现紧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威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我国应当避免重走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降低对石油燃料的依赖,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较之其他国家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也更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不仅需要种类繁多先进的技术,高昂的研发成本。而且由于使用燃料、清洁性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燃料与基础设施发展、市场需求培育、对传统汽车的替代等方面往往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因此,中国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技术发展路线和产业化发展战略,就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基于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视,自21世纪初期,我国政府也跟随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脚步,在将近10年内,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和补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路和利益分配上面存在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相关政策缺位、费税制度改革滞后以及企业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都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策的范围和重点应当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类型、环保效应、推广阶段、使用范围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初期相对于传统汽车存在较大的成本劣势,需要较多的政策扶持,因而在这一阶段应当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大幅度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如果优惠政策与措施的力度不够,新能源汽车无法形成对传统汽车的成本优势,初始阶段很难培育需求基础,将会影响后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因此,从法规制度、经济政策、科技政策等方面探讨系统的、完善的、可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对我国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学、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致力于探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我国大中和中小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补贴与财政支持支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是否具体有效;第二,我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战略?第三,中国应该借鉴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哪些国际经验,提升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和改进我国的产业政策?第四,我国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政策、经济体系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基于这种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在介绍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定义、特点的基础上,从能源问题和汽车产业经济的角度入手,首先研究了美国、欧洲和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发展以及产业政策体系方面的经验,然后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实际情况,在梳理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财政支持补贴及财政支持支出的传导机制和拓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基于全国各地面板数据,分别对我国大中和中小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补贴与财政支持支出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在得出相关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