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上的危重症,发病率很高(成人约200/百万·年),其中住院病人的5%到30~50%住入ICU病房,尽管目前治疗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AR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近40年来未明显降低。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引起自身和移植肾脏发生ARF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肾脏IRI的原因有心血管疾病、脓毒症、创伤、休克、脱水及外科手术等。此外,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移植器官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和器官功能丧失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明显增加其危险性,导致移植肾脏出现延迟功能衰竭。近年来随着各种脏器尤其肾脏移植手术的增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说明临床上缺乏有效防治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因此研究对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有预防或治疗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在以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以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大鼠为模型,观察药物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预防治疗学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一、 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中药的初步筛选 1、雄性Wistar大鼠麻醉后切除其右侧肾脏,恢复两周后,常规消毒麻醉,左侧腹部切口,分离左肾动静脉。假手术组(Sham)只在左肾动静脉处穿线不夹闭,缺血组(Isc)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造成急性缺血,缺血再灌注组(I/R)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静脉45min后再放开24小时造成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 2、应用缺血再灌注模型对3种中药进行初步筛选,实验大鼠分为I/R组、1号药、2号药、3号药组,检测再灌注24小时时肾功能情况,2、3号药能够明显改善肾功能,与I/R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号药虽然也能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但是与I/R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淘汰1号药,对2、3号药继续进一步研究 二、中药对缺血再灌注肾脏损害的作用 1.中药对缺血再灌注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本实验以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大鼠为模型,从整体水平观察中药对缺血再灌注肾脏损害的实验预防治疗学效果,从组织细胞水平观察药物对肾组织细胞增生、凋亡以及ET-1系统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中药2号、3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