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史·列女传》中母亲形象的弱化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历史上,把女性别立于史册《列女传》中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而历朝历代的《列女传》在选材标准与书写重点上均略有差异,且差异中也显出其总体发展的趋势。起初刘向在撰写《列女传》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劝诫皇帝归正风气,而贤明、母仪、贞节、文辞辩才等这些标准都在不同层面上实现了上述目的。宋代之后,思想大变更,随着理学的兴起,《列女传》更多地被赋予了维护纲常伦理的目的,母仪在三纲五常中无法找到恰当的位置,因而渐渐地被弱化,在《明史·列女传》中,母亲形象的弱化态势十分明显。《明史·列女传》中共收录了265位女性(不含集体殉烈者),分为节烈孝义四大类,其中节烈类女性占了87.55%的比例,本传除了十分重视节烈类女性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对母仪类传记十分轻视。《明史·列女传》中没有一篇传记是专门用来记载母仪的,母亲形象只在其它节烈孝义类的传记中偶被提及,而其它历代正史《列女传》对母仪类传记均有所收录,且不同朝代的母亲形象各具特色。在中国历史上,历代正史《列女传》所载录的女性,并非都是以“贞、烈”入传,亦有“胆识超群,才行出众”者。各朝代《列女传》的立传标准经历了从“列女”到“烈女”的转变过程,“贞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且越来越重要,它是史家们撰述妇女史的主旋律,而“才识”、“母仪”等标准仅算一个插曲。宋代以后,社会中崇尚贞烈的风气越来越严重,到明朝时期,女子的贞烈观念渐趋极端化,从《明史·列女传》中收录的人物类型来看,有69.81%的女性是因为殉烈而死,这些为了持守贞节竞相赴死的女性早已忘记了自己身为母亲的角色,忘记了他们身后无助的子女。明代的烈女们在强大的贞烈观念影响下,天然的母性逐渐消失。促使明代女性贞烈观极端化的因素包括理学思想的束缚、统治阶级的政策、经济方面的诱惑以及封建家族的支持等多个方面。本文通过对《明史·列女传》及历代正史《列女传》的研究分析,由史学发展的纵轴与横轴出发,论述了《明史·列女传》中母亲形象的弱化与历代正史《列女传》的立传标准、时代历史背景及明代女子贞烈观的极端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明史·列女传》中母亲形象的弱化问题做出了较全面的分析。
其他文献
<正>农村留守儿童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以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动而出现的数量日益增大的群体。因为"生活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亲
水电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但是水电站的建立对于流域的生态环境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水电站建成之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开展
为了寻找适合闽江流域径流趋势的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径流特征,基于闽江流域4个控制水文站近61 a(1950—2010年)的月径流资料,采用TFPW-MK法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部分青少年由于独生子女的个性缺陷与性格障碍、对网络的依赖性等造成困难的人际交往以及性无知引发的情感困惑和恋爱危机等原因,导致违法犯罪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产品大部分都面向全世界的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用户。软件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光体现在软件的功能,使用便利性,而且用户体验
“优秀的人才”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今天,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吸引更多潜在的“雇员”,成为企业在发展过程
在一些先进的工业应用中,需要实现旋转和直线运动的结构。在这些应用中通常使用旋转电机搭配旋转到直线的机械连轴器。但是这种结构有复杂的力学计算、较大的空间、频繁的机
深部煤层开采引起的采空沉陷区地面变形,是矿山开采普遍存在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不仅破坏矿山环境,而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结合力学分析及矿山数据资料,本文运用三角函数方法
运动模糊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为图像信息的有效获取带来不便。围绕图像运动模糊的复原问题开展算法研究,通过数学分析、算法设计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出能够有效
研究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可为项目在改造前所制定的改造方案选择提供帮助。笔者通过实际调查与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