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现阶段的生活满意度状况,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方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联系程度,为如何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提升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说明。方法在2017年2月到12月期间,运用便利抽样的方式,将调查对象确定为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庄河市、普兰店市)、沈阳市(康平县、辽中县、法库县)、锦州市(黑山县、凌海市、义县)九个村庄的1200名空巢老人。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子女数目等基本信息进行收集;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被烦恼事件或挫折所困扰时选择的应对方式进行评估;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空巢老人接受的客观支持(即所接受到的实际支持)、主观支持(即所能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包括倾诉方式、求助方式和参加活动方式)这三方面进行评估;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空巢老人的生活满意程度进行评估。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通过Pearson对应对方案、社会支持程度和对生活满意程度三者间的具体关系展开分析研究和中介效应分析;利用AMOS19.0分析对空巢老人应对方式这一变量在老人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利用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检验在检验水平为α=0.05的条件下,应对方式在以上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1、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的分数为(31.76±3.41)分,以消极的态度应对的分数为(17.33±2.99)分。2、农村空巢老人获得社会支持总分数为(43.16±3.26)分,生活满意度总得分平均分为(62.36±10.18)分。3、积极的态度应对和对生活满意度的分数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313,P<0.01)。4、社会支持所得总分和其生活满意度得分之间也具有正相关关系(r=0.332,P<0.01)。5、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为0.293,占总效应43.34%。结论1、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年收入越高、婚姻状况越好的空巢老人更容易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身体健康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空巢老人,其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2、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且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间具有良好的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