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北省现行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与存在问题为切入点,探讨校园足球、全运会足球项目金牌政策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的影响,具体分析了河北省业余足球运动中教练员、队员、训练与比赛方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为河北省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也为其他没有足球职业俱乐部的省份,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河北省在没有职业足球俱乐部作为依托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资金,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有效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存体系不够健全,也面临着资金短缺,招生困难等问题,严重阻碍着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2.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中,校园足球开展范围广,参与人数多,训练比赛较系统化.资金较充裕。市业余体校教练员在组队时选材范围广、质量较好。3.全运会、省运会政策向足球项目倾斜之后,各地市体育局加大了对业余体校足球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教练员队伍建设。4.河北省青少年足球培养工作中,以中青年教练员为主。教练员们学历较高,工作时间不长,福利待遇不高,工作量较大,大部分教练员工作积极性较低。5.校园足球对足球教师考核标准以普及足球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有利于校园足球的普及。业余体校教练员有省运会比赛成绩的要求,压力较大。学校足球教师与业余体校教练员相比,在运动实践经历和足球专业训练理论上有较大差距。6.各地市对青少年培养的资金及训练场地存在显著差距,教练员的个人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7.教练员在训练期间不注重青少年的可持续性发展。青少年在参加足球训练后,大多数人得不到相应的分数照顾和优惠政策;少数队员输送到更高水平的训练单位之后,依然会面临着进职业队难,进高校念书难,甚至需要重新选择出路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