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们国家,近年来肿瘤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人类因恶性肿瘤而引起的死亡率是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发生与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对于大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尚缺乏根治的方法。目前对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放疗和化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肿瘤方法,比如基因治疗和肿瘤免疫疗法等,但是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有其各自局限性,因此对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乐尼安作为肿瘤治疗的热敏性药物,是吲唑酸的二氯苯衍生物,临床上能治疗头颈部癌、肺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乳癌和脑瘤等。本文首先以苯胺为起始原料,与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在硫酸钠水溶液中合成肟基乙酰苯胺,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为:苯胺:盐酸羟胺:水合三氯乙醛=1:3:1.3(物质的量);反应温度98℃;反应时间20min;产率为96.2%。使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肟基乙酰苯胺与浓硫酸反应,经过Beckmann重排、合环,水解合成1H-吲唑-3-羧酸,其中重氮化一步,用连二亚硫酸钠代替氯化亚锡,使反应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1.2%提高到82.3%,提纯也相对容易。使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1H-吲唑-3-羧酸与2,4-二氯氯苄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乐尼安。用KI作催化剂,并通氮气保护,使反应收率从87.5%提高到89.5%。最佳反应条件为:1H-吲唑-3-羧酸:2,4-二氯氯苄=1:1.3(物质的量);在100℃反应4h;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