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定向孔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β-磷酸三钙和聚己内酯作为原材料,通过定向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了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定向孔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作为载体,负载抗生素等药物,在骨组织疾病(如骨髓炎)的治疗中发挥药物控释缓释的功能。 首先,以羟基磷灰石(HAP)和聚己内酯(PCL)作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分别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拉曼散射光谱(Raman)、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和聚己内酯是以弱氢键的形式相互结合在一起。这种弱氢键存在于羟基磷灰石的羟基和聚己内酯的亚甲基、酯基等官能团之间;聚己内酯在复合材料中存在着一种从连续相到非连续相的转变过程; 其次,研究了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60:40(质量比)的复合材料拥有最佳的降解性能。 另外,在室温条件下以一水合乙酸钙[Ca(CH3COO)2·H2O]和磷酸(H3PO4)作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β-磷酸三钙纳米粉体。傅里叶转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拉曼散射光谱(Raman)、X射线衍射图谱(XRD)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粉体主要成分是β-磷酸三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β-磷酸三钙纳米粉体的颗粒大小在50-100nm之间。 最后,以β-磷酸三钙纳米粉体和聚己内酯作为原材料,通过定向冷冻-干燥的工艺,制备了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定向孔复合材料。扫描电镜的表征结果表明:材料的孔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具有各向异性,孔径分布为1-10μm,孔结构优于非定向冷冻-干燥方法制备的对照材料。 本论文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和聚己内酯在复合材料中的相互作用方式,表明两种物质是以弱氢键的形式结合的;利用定向冷冻-干燥工艺制备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定向孔复合材料,并且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孔结构的影响。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定向孔复合材料可被用作药物载体,在骨髓炎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研究了两种酚类化合物4-(1,2,4-三氮唑-1-基)苯酚(TRP)和4-羟基-4-碘-联苯(HIOP)对Luminol-H2O2-HRP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以及探讨建立的新型增强化学发
【摘要】交叉学科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机电工程作为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在其专业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课程呈现出学科交叉性。为了适应交叉学科发展方向,满足社会对交叉学科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文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作为交叉学科课程教学研究对象,分析其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提出符合交叉学科课程特点的课程结构设计和设置,并针对当前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更加完善和有效的教学训练机制以及评价机制。  【关键词】
采用燃烧合成工艺合成Mn-Zn铁氧体粉料,并用合成粉料制备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磁体,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燃烧合成过程、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热力学角度对合成反应的Gibbs自由能和生成焓进行计算,结果表明,Mn_3O_4与Fe_2O_3合成Mn铁氧体的反应在1000K以下Gibbs自由能ΔG >0,说明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如果用Fe替代部分Fe_2O_3,则合成反应的Δ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