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中国股市特有的结构性矛盾,其后股票市场更经历了一轮大发展、大扩容,取得的成绩令世人刮目。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软环境建设的不足,法律法规的欠缺,市场有效性偏低等。为探寻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成熟性,本文通过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并考察宏观经济信息在股票市场的传导方式,进行分析说明。本文选取2003年7月至2011年6月八年间上海、深圳两个股票市场综合指数、行业指数以及相关重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就宏观经济信息发布对相关指数及相关个股的冲击效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构建基于宏观经济信息的随机波动模型,运用贝叶斯MCMC的推断技术,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海、深圳两个股票市场综合指数、行业指数及个股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宏观经济信息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收益和波动两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冲击效应,同一信息对沪深两个市场综合指数冲击效果相近,两市场存在一定的同步性。而比较有明确预期与非明确预期两类宏观经济信息,并不能得出非明确预期的宏观经济信息影响更大的结论。另外,在有明确预期宏观经济信息中,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的经济数据信息对股价收益的冲击力度要大过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货币数据的冲击,而在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信息中每季度发布的数据信息的冲击强度也要大于按月发布的数据信息的冲击。对比财政、货币、产业三大类型经济政策信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数据信息较强,产业经济政策其次,之后是货币政策数据信息。比较存贷款利率调整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这两项重要宏观经济信息发现,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信息发布后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影响要明显大于利率调整信息公布后的影响,从侧面印证了我国股市“资金驱动”的特征。宏观经济信息在股票市场的传导上,部分信息发布后顺畅、合理地传导到了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给予了正常的反馈,但也有一些信息在传导过程中发生了偏差或背离的情况,这反应了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较弱的一面,股票价格尚不能及时、完整、准确的反映全部宏观经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