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人际意义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后召开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已成为一种常态化和制度化。记者会上,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与发展及周边外交的问题。近年来,总理答记者问已成为国内和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最新政策与发展的重要窗口,受到广泛关注。以往对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的研究主要从口译技巧、言语行为理论、评价理论、积极或批评话语分析、新闻传播学等角度展开,很少有研究探讨总理答记者问话语中人际意义的实现。本文以韩礼德提出的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作为人际意义研究的理论框架,选取李克强总理2013至2017年“两会”后答记者问话语为研究文本,主要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探究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话语中三个系统的实现及分布情况,并尝试揭示李克强总理如何通过语气、情态、人称系统实现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表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人称系统在李克强总理的话语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从语气系统来看,陈述语气的使用占主导地位,疑问和祈使语气使用较少。由此可见,李克强总理主要是在呈现信息,解释或发布政府相关政策,表明政府对相关事件的立场及态度。从情态系统来看,李克强总理选择意态多于情态,意态中意愿性表达多于义务性表达,以此来表明政府对经济改革和政治工作的意愿和决心。在情态三级值中,高量值词的使用占主导地位,其次是低量值和中量值。高量值体现了李克强总理对政府工作的高度自信和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可以激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青睐。从人称系统来看,第一人称的使用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使用有利于缩短说话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赢得信任,塑造亲切友好的中国政府形象。研究结果显示,李克强总理恰当地运用语言,阐明政策观点,表达政府的工作意愿和决心,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同时与听众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因此实现了语言的人际意义。本研究扩充了总理答记者问文本的研究视角,为政治人物公开演讲、回答记者提问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可以增强政府工作人员在外事外交事务和国家形象建构方面合理使用语言技巧的意识。
其他文献
基于格上困难问题设计的数字签名方案是一类特殊的数字签名方案,相比较其他数字签名方案有着更加可靠的安全保证,至今没有有效的算法,包括量子算法,能够破解格上的困难问题.
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液压油等组成。液压系统可分两大类: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以传递动力和运动为主要功能。液压控制系统使液压
2014年双11,阿里成交额571亿,移动端达243亿,占总成交额的42.6%。事实表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成下一个风口。  微信用户突破7亿,成移动互联网第一流量入口;粉丝经济流行,微店微商崛起,众多中小创业者及商家开始用微信开发客户并实现销售;星巴克、招商银行等大企业也相继入驻微信。  谁来服务这些微信上的企业或创业者呢?巨大的需求缺口,催生众多微信服务机构,但各家水平参差不齐,
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对提升机钢丝绳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的方法。首先利用Retinex理论的图像增强算法消除光照影响,突出物体表面特征。然后采用Roberts边缘检测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