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给长沙烟区烟稻复种体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在调查烟区气候资源、耕地资源、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的基础上,于2012-2014年在长沙烟稻轮作区,从烟草氮肥施用量、氮磷钾配比、包膜肥、肥料增效剂与水稻品种选择、施氮量、氮肥运筹方式、氮磷钾配比以及施氮量与密度互作等角度研究了烟草与水稻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长沙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且配合较好,是理想的烤烟种植区域。长沙烟区烤烟种植一般采用“烟—稻”轮作方式。长沙烟区植烟土壤pH值、有效锌、有效硼和交换性镁含量适宜,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部分乡镇硫、速效磷含量偏高,速效钾供应明显不足。因此,长沙烟区烤烟养分管理应坚持“降氮、控磷硫、增钾,适当补施微肥”的原则,通过改良植烟土壤,调整专用肥配方,改进施肥方法,为烟叶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2.连续3年(2010-2012年)的比较研究发现,烤烟产值是早稻产值的3倍以上,但烤烟种植利润仅比早稻高31~212元/667m2,其主要原因是烤烟人工成本和肥料成本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烤烟生产节本增效是稳定烤烟种植的关键。3.对烟稻和稻稻复种田块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长期实行不同种植制度的土壤全量养分间差异很大,烟稻复种制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极显著高于稻稻连作制田块,全氮含量提高49.26%,全磷含量提高62.00%,但两种复种制田块的全钾含量相差不大;烟稻复种周年内,烟草收获后土壤全磷和速效养分含量显著增加,烟后晚稻收获后降低,周年后与基础地力相比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有一定增加。4.通过施氮量、氮磷钾比例以及施氮量与氮磷钾比例双因素试验发现,长沙烟区在施氮10~12kg/667m2、氮磷钾比例1:1:2.5~3条件下,能获得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烟叶。5.烤烟控释肥试验表明,控释肥可改善烤烟中后期光合特性,使产量、产值分别提高3%~7%和9%~16%,使各叶位烤后烟叶全钾含量提高或显著提高,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降低;控释肥有利于提高烤烟氮肥、钾肥利用率,在施氮90kg/hm2和150kg/hm2条件下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1.1和8.7个百分点,施钾180kg/667m2和300kg/667m2条件下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9.4和8.6个百分点。6.烤烟肥料增效剂试验表明,在施N120 kg/hm2条件下增施肥料增效剂可使烤烟全生育期推迟4d,烤烟最大叶面积明显增大,产量显著提高,但施N120kg/hm2+肥料增效剂的效果仍达不到施氮150kg/hm2的效果。7.烤烟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试验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烤烟在种植密度16500株/hm2、施氮量180 kg/hm2条件下能获得最佳产质量和经济效益。8.两年的烟后晚稻品种比较试验表明,烟后晚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且产量在不同小气候条件下略有差异。整体来看,上部烟叶终采期较早的田块宜选生育期居中(120-125天)、分蘖能力一般、穗型较大(200粒以上)、千粒重较大(27g左右)的品种,而上部烟叶终采期较迟的田块宜选生育期短(115天左右)、分蘖能力较强、穗型中等(150粒左右)的品种。9.综合宁乡与浏阳两地试验发现,烟后晚稻不宜施用过多氮肥,在施氮60~90kg/hm2条件下能获得最佳产量结果;施氮量在60 kg/hm2以下时,氮肥后移有利于烟后晚稻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而施氮量偏高时(90kg/hm2)后期施用氮肥比例不宜过高;目前生产上烟草季肥料施用量较大,烟后晚稻可少施或不施磷钾肥。10.烟后晚稻施氮量与密度互作试验结果表明,各密度条件下,水稻产量均因施氮而显著提高;密度与施氮量间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即不同密度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不同:中低密度条件下,水稻产量在施氮量0~12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大持续提高;但较高密度条件下,以施N 90kg/hm2处理产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