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阶段。在这种大背景下,实现以公共产品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型,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及实现公共产品的优化公平供给不仅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中,公平原则是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所必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医院和学校对政府而言是两种比较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也是受到政府日益重视的公共产品之一。这两种公共产品的布局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关系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效率高低。因此,本文选取仪征市的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以及高级中学为案例,对它们的空间布局效应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医院和高级中学的规划策略,目的就在于为政府制定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政策和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章分为七章,首先从公共产品的内涵、概念、特点和分类入手,通过回顾公共产品的相关理论,重点指出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公平性,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接着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对仪征市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医院和学校的空间布局现状以及路网改善前后的空间布局效益的变化;最后,本文提出了仪征市医院和高级中学的规划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