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语是一种普遍而又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反语的研究已从修辞学领域逐步扩展到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领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对人们较好的理解和使用反语提供了起到了有益的指导作用。这些研究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对反语心理机制的探索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试图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研究反语使用的内在机制,并由此构建一个描述反语使用认知过程的语用-认知模型。本研究将徐盛桓先生的“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应用于对反语生成及理解机制的探讨。该模型包括两部分,自主依存成分分析框架和显性表述-隐性表述推理,分别解释反语的生成与反语的理解。论文从心理实在性出发,采用定性分析和溯因推理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详尽的分析,以揭示反语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研究发现,人类的心理联想,即常规关系(相邻关系)的联想,在反语使用中意义的反向转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邻关系是反语使用过程中的认知中介,在反语的生成阶段,说话人在意向性的驱使下,在相邻关系的指引下建立一个“正—反相邻的语义连续统”,选择与语境最匹配的话语,表达为显性表述;在反语的理解阶段,听话人在语境的制约下,从说话人的显性表述出发,进行溯因推理,在心理模型中建立一个意义连续统,在与显性表述相对的连续统相反或趋于反方向的一端定位隐形表述。通过对显性表述和隐形表述的整合来理解反语的意义及其所传达的说话者的态度。言语交际是发生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下的,受到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的驱动和语境的制约。传统的非字面意义理解的过程往往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对言语理解的影响,并把社会文化因素排除在语境范围之外。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详细剖析反语使用的背后机制,进一步尝试性的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反语理解的影响,建议之后的研究能充分考虑其影响以拓宽研究范围。我们希望本研究能抛砖引玉,为反语的全面研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