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利用InSAR、GPS和重力卫星等测量技术监测由地震所造成的同震及震后地表形变,这为研究地震孕震发生机制及地球内部构造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首先本文基于尼泊尔境内及临近区域布设的19个GPS观测站所监测到的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所引起的同震位移,来研究球体位错理论和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的实用性,为了更好地比较和分析两种球体位错理论在计算同震位移时的差异,分别利用这两种球体位错理论模拟尼泊尔地震同震位移场并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本文基于51个GPS连续观测站监测到的尼泊尔地震震后1年的GPS实测数据,研究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余滑和黏滞性松弛效应。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测GPS同震位移与由球体位错理论和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分别计算的同震位移对比可知,无论在空间分布上还是在数量级上都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两种球体位错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对这两种球体位错理论模拟的尼泊尔地震同震位移场比较分析可知两种球体位错理论在计算同震位移有较好的一致性,无明显差异。2.两种球体位错理论所模拟的同震位移场揭示出该次地震是一次逆冲型地震,其所引起的同震位移主要集中在同震和最大余震临近区域,南北向水平位移较东西向水平位移显著,且两者的模拟结果也揭示出尼泊尔Mw7.8地震的发震断层有向左走滑的分量。3.本文探索了两种不同的震后形变机制模型:(1)单一的震后余滑效应模型(模型Ⅰ),(2)震后余滑和黏滞性松弛联合效应模型(模型Ⅱ)。模型Ⅰ研究结果表明,震后断层余滑主要发生在20km~35km深度处,位于同震破裂的下倾区域;余滑以逆冲为主,伴随有右旋走滑分量,其中最大逆冲和走滑分量分别为20 cm和11cm;震后余滑释放的地震矩为1.23×1020Nm,等效于Mw7.33地震。模型Ⅱ得到的震后断层余滑分布与模型I相一致,但累积滑动量略小,释放地震矩为1.1×1020Nm,等效于Mw7.32地震;并且模型Ⅱ研究表明尼泊尔地震震区岩石圈弹性层厚度和地幔黏滞性系数的最优值分别为40km和2×1019pa·s。综上所述,尼泊尔地震震后1年时间内,震后断层余滑效应起主导作用,黏滞性松弛效应起次要作用,也揭示出尼泊尔地震同震断层滑动在震后诱发了更深处断层的活动。4.利用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模拟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位移演化过程,结果显示由黏滞性松弛效应引起的震后位移主要集中在震中和最大余震临近区域,且随着时间的增加,震后位移变化逐渐显著,南北向水平位移较东西向水平位移变化量大,且垂直向位移变化量最大。由模拟结果可以推断尼泊尔地震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黏滞性松弛效应的影响将会越加显著,在某一时刻将取代断层余滑效应并在震后形变中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