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尼泊尔M_w7.8地震同震及震后形变机制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利用InSAR、GPS和重力卫星等测量技术监测由地震所造成的同震及震后地表形变,这为研究地震孕震发生机制及地球内部构造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首先本文基于尼泊尔境内及临近区域布设的19个GPS观测站所监测到的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所引起的同震位移,来研究球体位错理论和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的实用性,为了更好地比较和分析两种球体位错理论在计算同震位移时的差异,分别利用这两种球体位错理论模拟尼泊尔地震同震位移场并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本文基于51个GPS连续观测站监测到的尼泊尔地震震后1年的GPS实测数据,研究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余滑和黏滞性松弛效应。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测GPS同震位移与由球体位错理论和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分别计算的同震位移对比可知,无论在空间分布上还是在数量级上都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两种球体位错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对这两种球体位错理论模拟的尼泊尔地震同震位移场比较分析可知两种球体位错理论在计算同震位移有较好的一致性,无明显差异。2.两种球体位错理论所模拟的同震位移场揭示出该次地震是一次逆冲型地震,其所引起的同震位移主要集中在同震和最大余震临近区域,南北向水平位移较东西向水平位移显著,且两者的模拟结果也揭示出尼泊尔Mw7.8地震的发震断层有向左走滑的分量。3.本文探索了两种不同的震后形变机制模型:(1)单一的震后余滑效应模型(模型Ⅰ),(2)震后余滑和黏滞性松弛联合效应模型(模型Ⅱ)。模型Ⅰ研究结果表明,震后断层余滑主要发生在20km~35km深度处,位于同震破裂的下倾区域;余滑以逆冲为主,伴随有右旋走滑分量,其中最大逆冲和走滑分量分别为20 cm和11cm;震后余滑释放的地震矩为1.23×1020Nm,等效于Mw7.33地震。模型Ⅱ得到的震后断层余滑分布与模型I相一致,但累积滑动量略小,释放地震矩为1.1×1020Nm,等效于Mw7.32地震;并且模型Ⅱ研究表明尼泊尔地震震区岩石圈弹性层厚度和地幔黏滞性系数的最优值分别为40km和2×1019pa·s。综上所述,尼泊尔地震震后1年时间内,震后断层余滑效应起主导作用,黏滞性松弛效应起次要作用,也揭示出尼泊尔地震同震断层滑动在震后诱发了更深处断层的活动。4.利用黏弹性球体位错理论模拟尼泊尔Mw7.8地震震后位移演化过程,结果显示由黏滞性松弛效应引起的震后位移主要集中在震中和最大余震临近区域,且随着时间的增加,震后位移变化逐渐显著,南北向水平位移较东西向水平位移变化量大,且垂直向位移变化量最大。由模拟结果可以推断尼泊尔地震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黏滞性松弛效应的影响将会越加显著,在某一时刻将取代断层余滑效应并在震后形变中起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采用线性稳定性的分析理论和分布傅里叶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噪音对飞秒脉冲在两个零色散波长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特性的影响和超连续谱的产生. 研究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新型金属掺杂有机共价聚合物,并用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中药材中两种农药残留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反应单体N-Boc-1,4-苯二胺和吡啶-2,6-二甲醛在钴离子介导下发生席夫碱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的不同得到了两种尺寸不同的微球聚合物。将纳米微球应用于固相微萃取涂层,优化固相微萃取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建立蜂蜜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高效液相色
采用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结构方案,观察到了高浓度掺镱光纤(YDF)的光子暗化(Photo-darkening)现象.对激光器阂值和输出功率、放大器输出谱的测量结果表明,光子暗化效应导致了高掺杂浓
石化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车用内燃机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代用燃料的发展不仅是缓解石油危机的重要措施,同时基于燃料设计和燃料组分重构也是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含氧生物质清洁代用燃料的发展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其所具有的自携氧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碳烟,HC以及CO排放,为耦合燃烧边界条件进一步改善压燃式发动机NO_x和soot之间的“trade off”关系创造了
加入WTO,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高等医学教育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早日与国际接轨,是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机遇和
如今,伴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Android(安卓)系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正因为如此,Android平台常被攻击者作为攻击目标,从应用层到开发工具链,再到Android系统底层的恶意代码植入事件频繁发生,用户的数据安全威胁成为当前Android用户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Android应用程序是通过消息来驱动的,应用程序执行的每一次安全事件,都有可能会造成数以万计的手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