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是旅游界争论最多的重要问题之一。旅游环境容量是解决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矛盾的核心问题,只有将其当作一种旅游管理工具才会具有现实意义。在地质公园建设初期、数据缺乏的情况下,由于地质遗迹对旅游人数的变化不敏感,大部分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体系采用的计算方法只能依据经验判断,过于简单。同时传统的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方式倾向于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与计算模型来估算极限游客量,通过限定并控制景区内游客人数来达到管理目的,一味追求极限旅游人数影响,使管理者忽略了其他指标的重要性,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在对国外旅游环境容量管理工具:LAC可接受的改变极限体系、VERP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体系、VIM游客影响管理体系、VAMP游客活动管理程序和ROS游憩机会谱系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只有在长期监控、反馈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合理的、可操作的地质公园环境容量管理体系。由此提出了由背景分析、分区、监测规划以及管理响应规划构成的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管理体系,以替代传统的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
作者将该体系应用于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扩展园区,结合ROS理论对栾川园区进行分区,借鉴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对自然环境、资源与游客的监测方案,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与AHP法对栾川园区进行评价,认为该区域旅游活动强度与其资源及社会承载能力基本协调,旅游开发活动未对资源环境构成明显压力,但具有需加以控制的潜在威胁。对此,提出了可行的管理措施,以达到对景区环境有效监管的作用。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的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外先进的旅游环境容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比较。针对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构建了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管理体系。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选取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扩展园区为例,对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管理体系在景区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模糊综合判定法和层次分析法法对栾川园区进行评价,验证体系可行性,认为该区旅游活动与资源状况基本协调,但也需要对个别因素加以调控。
第三部分: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分析创新与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所建立的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问题,降低其操作性。如何更好的与实践结合,这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