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入史,白先就有之,《史记》、《汉书》中亦有属于女性的一席空间,但记载的都是些皇室贵胄,她们的出现,要么依附于父系家长,要不就是配合丈夫事迹,很难有一个真正的场域去表现自己。而刘向《列女传》的成书,不仅扩大了入传女性的选择范围,将闺秀民妇也纳入书中,而且把女性从寄附他者的传记划归出来,独立而书之,使妇女像男子一样,在史书中争得一席独立的表现权利。范晔是继刘向之后为妇女正位正名的又一人。范晔的《后汉书》,沿袭刘向列女列传的体例,在列传里增立《列女传》,使女性史在史学上第一次纳入正史的行列。统观历代官修正史,除一些短暂王朝外,都设有《列女传》,二十四史中即有十二史有《列女传》:《后汉书》《晋书》、《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以上虽然皆名之为《列女传》,但随着两千年的社会变迁,其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就将通过对正史列女传传主进行分类的方法,尝试从传主采择、编排的变化,分析归纳史家将女性入传的重点及其特点,以期一窥各朝列女传在内容编撰方面的承袭、发展与创新。本文以中华书局1997版历代正史列女传为底本进行考察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先用一节的内容对正史列女传的整体情况进行概说,第二、三节着重考察传主的出身及称谓。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等级、不同“出身”的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名字或称谓。女性“出身”的差异性,决定了她们对社会、对家庭所尽的职责和义务不同,面临的境遇和挑战不同,应对的策略也不同。称谓则蕴含着特定的社会含义,承载着具有某种称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的身份、地位、血缘等极其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如此,传主的“出身”和其称谓就有着莫大的关联。第二章归纳总结传主的孝行与母仪,展现出在实现婚前为人女,婚后为人妻、为人媳,生子后为人母之角色入位的过程中,在“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婚姻观念的规约下,女传主们是如何对父母、舅姑的善事尽忠,怎样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的。第三章概括传主的才智与义举。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卫道士大夫的推崇下,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的教条规约下,载入史册的才智与义举类女性确实不多,但这些女性不仅有辨鉴识人、忠君报国、血酬圣主的思想觉悟,而且有舍己救人、奔赴国难的果敢和气度。第四章关注正史列女传传主自残、自虐、自裁类型。本章将通过正史列女传传主自残的方式、部位,自虐的方式以及自裁的手段、地点等方面的归纳,全面展现古代女性在无辜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贞节,免于被奸污、被驱逐、被掳掠而进行的拼死反抗,以及面对战争频仍、盗贼作乱的灾难时,为了保全自己的节操而付出的惨痛代价。第五章研究发生在传主身上的神异现象。史家在记载常态下的孝行义举的同时,为何还参杂诸般“神异”现象,幕幕神奇夸张的“异象”的录入究竟有何用意,本章就以此为突破口,探明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