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膀胱癌根治术(RC)+淋巴结清扫是MIBC主要的治疗方式。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MIBC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术后肿瘤病理分级报告可以评估患者的术后恢复和预后程度,但预后评估的结果往往滞后而且缺乏直观可量化的评估数据。相比之下,术前对一些肿瘤预后指标进行评估并给出具体的预后评估结果,以便并指导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案的制定并可以提前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一些研究发现炎症有促使肿瘤侵袭正常细胞并使肿瘤细胞迅速转移的功能,在多项有关恶性肿瘤的预后研究证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恶性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使用NLR和PLR的优点是其结果可从血常规获取计算,方便快捷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目前国内外研究NLR、PLR与行RC的MIBC患者预后关系的文献依旧比较少见,我们决定探讨NLR与PLR是否可作为行RC的MIBC患者的预后指标。方法我们决定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进行RC的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术后随访情况。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的住院病人。首先对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获得MIBC患者术前外周血NLR和PLR阈值,采用卡普兰-梅尔(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病理特点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分别比较MIB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寻找MIB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通过MIBC患者的ROC曲线可以得到术前NLR和PLR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分别为0.739和0.611,从而得知NLR阈值为2.03,PLR阈值为125.30。然后根据ROC阈值将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根据术前外周血NLR与PLR水平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03,65例)与低NLR组(NLR<2.03,59例)、高 PLR 组(PLR≥125.30,37 例)与低 PLR 组(PLR<125.30,87 例)。高水平的 NLR、PLR 均能影响 MIBC 患者的临床分期(x2=4.422,P<0.05,x2=3.115,P<0.05)。除此之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2.03(风险比(HR)=3.503,P=0.001)和 PLR≥125.30(HR=2.688,P=0.002)均能影响 MIBC 患者的 3 年预后生存时间,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NLR≥2.03(HR=3.678,P=0.048)是影响MIBC患者的3年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高水平的NLR、PLR预示着MIBC患者可能有更差的OS,NLR作为MIBC的独立预后因素,其预测价值显著优于P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