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脂肪水平对低温胁迫下卵形鲳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uyonglian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的低温胁迫来探讨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脂质组成以及低温应激能力的综合影响。通过自制5种(依次编号为L1、L2、L3、L4、L5)不同脂肪水平5%、7%、9%、11%、13%的饲料(实测为4.37%、6.42%、8.23%、10.58%、13.45%),投喂初始均重为(15.20±0.32g)的卵形鲳鲹8周,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待养殖实验结束后,在28℃暂养一周,然后采用快速降温的方式对卵形鲳鲹进行低温应激。降温的初始温度为28℃,降温速度为4℃/d,然后保持该温度2天,直至16℃为止,分别在28℃、24℃、20℃和16℃各取样一次。实验结果表明:成活率(SR)均大于95%,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随脂肪水平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显著升高(P<0.05),肝体指数(HSI)随脂肪水平增加而不断增加(P<0.05)。各处理组肌肉中水分和粗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粗脂肪随脂肪水平升高不断增加(P<0.05),粗灰分先升高后显著降低(P<0.05)。低温胁迫下,卵形鲳鲹在17℃以下基本停止摄食,从14℃以下开始陆续死亡,在12.2℃-12.8℃的范围内死亡率达到最大,经过统计分析,卵形鲳鲹的半致死低温为12.7℃。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随温度降低不断升高,同一温度下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温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同一温度下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血糖(GLU)的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随温度的降低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甘油三酯(TG)和总蛋白(TP)的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先略微升高后降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温应激下,各组肝脏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活性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升高(P<0.05),且在同一温度下,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SC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脏中脂肪酸与日粮中脂肪酸的组成有极大的相关性,随温度的下降,肝脏和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比例下降,不饱和脂肪酸(UFA)比例上升,UFA/SFA的比例上升,Σn-3HUFAs的比例显著升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温度下,脂肪水平为8.23%的L3组中UFA/SFA的比值以及Σn-3HUFAs比例显著高于低脂(L1)和高脂(L5)组。日粮中脂肪水平与卵形鲳鲹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脂质代谢有极大的相关性。适当的脂肪水平(8.23%)能够有效的改善脂质代谢,促进卵形鲳鲹的生长,提高卵形鲳鲹的抗氧化能力和低温应激能力;过低的脂肪水平(4.37%)会降低卵形鲳鲹正常的生理活性,降低免疫力,影响其抗氧化的能力;过高的脂肪水平(13.45%)会导致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增加,加重卵形鲳鲹肝脏的负担和损害程度,不利于卵形鲳鲹健康生长。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采用了特征色素和脂肪酸谱两种方法研究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单养、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单养和草鲢混养三种养殖模式对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本论文以海洋食物网作为海洋生态系统整合研究的重要切入口,以Ecopath with Ecosim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构建和比较黄渤海典型水域,包括黄渤海、长江口邻近海域以及莱州湾的生
鲶科鱼类广泛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大陆上,在世界各地被养殖了好几个世纪。鲶科鱼类作为世界鱼类产业的重要物种,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鲶科鱼类在养殖过程中饱受病毒和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