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昆虫学是研究昆虫在人类实践中给予其精神和灵魂滋养的科学,它包括文学昆虫学、民族昆虫学、神话昆虫学和民俗昆虫学4大类以及包括文化甲虫在内的10多个昆虫学分支组成。文化昆虫是中华文化的特色组成部分,在丰富中国文化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的文化印迹遍布于各种文化题材之中,尤以唐诗宋词元曲最为典型。文化昆虫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伴随汉文化而成长,伴随中华文明而兴旺。在中华民族逐步走入世界政治经济中心舞台的今天,由其中挖掘宝贵的文化昆虫资源,对于我们传承文化、繁荣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广泛搜寻我国唐诗宋词元曲中蕴藏昆虫文化资源基础上,对其涉及的昆虫种类进行归类和意象探究,使之从“隐姓埋名”到“大放异彩”,展示文化魅力。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唐诗宋词元曲中蕴藏丰富的文化昆虫资源本文查阅诗词曲共计900卷唐诗5册宋词2册元曲,获得文化昆虫资源6615首,涉及昆虫种类28个,其数量分布情况是:(1)《全唐诗》中包含昆虫名的唐诗3253首,占诗数总量的6.6%,隶属于13目27类;《全宋词》中包含昆虫名的宋词共2813首,占词数总量的14.1%,隶属于13目25类;《全元散曲》中包含昆虫名的散曲549首,占曲数总量的12.7%,隶属于11目21类;(2)诗有魂,词有韵,曲有风。纵观中国唐诗、宋词和元曲中的昆虫资源,宋词占比最高14.1%,元曲其次12.7%,唐诗最少6.6%,对该结果基于作品总数、时代特征、题材变化、艺术形式等因素做了初步分析。在这些诗词曲中占比最高的前5个目分别是:(唐诗)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宋词)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散曲)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其蛾蝶的作品数远大于甲虫的,这与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甲虫在昆虫纲中所占比例大相径庭。本文分别从美学、历史、文艺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2.唐诗宋词元曲中文化甲虫的类型与特点甲虫文化是文化昆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在与甲虫的密切交往中产生的精神文化。《全唐诗》中涉及鞘翅目的377首诗共包含的甲虫名有9种,隶属于金龟总科、叩甲科、天牛科、萤科、蠹虫5类,分别从初、盛、中、晚唐4个时期看(除去时代不详的作者,即无法查阅其生平的),诗人们所创作的甲虫诗作分别为:初唐期18人创作了25首,盛唐期17人46首,中唐期46人156首,晚唐期51人143首,数量上略显上升态势。该数据显示,这一时期有关甲虫诗作的创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以中晚期发展较为成熟和稳定。《全宋词》中涉及鞘翅目的135首词中包含的甲虫名有4种,隶属于粪金龟科、天牛科、萤科、蠹虫4类,分别从南北宋2个时期看,北宋期有17位词人创作了31首甲虫词,南宋期则为54人102首。由此看出,甲虫词由北宋发展向南宋,其数量和风格上都出现了较大变化。《全元散曲》中涉及甲虫的散曲16首,包含的甲虫名有5种,隶属于粪金龟科、天牛科、萤科、蠹虫4类,共有11位曲作者参与创作。以上诗词曲中涉及的文化甲虫作品共528件,源自223位作者之手。从昆虫学角度辨析,其分别涉及金龟总科、天牛科、叩甲科、萤科、蠹虫5类。3.唐诗宋词元曲中文化甲虫的“意象”丰富“意象”作为艺术语言符号一种,是诗歌生命的细胞,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中国诗歌最具民族特色的美学品格之一。鉴于诗词曲中包含的甲虫作品实际存在情况,分别从萤意象、蠹意象及其他甲虫意象3方面入手阐释其在美学、害虫防治、饮食文化等方面所标志的独特文化内涵,从而丰富诗词曲的蕴含,充实文化甲虫学的韵味。从历代文人墨客和宫廷达人笔下提及的昆虫作品可以看出,他们观察自然惟妙惟肖,眼界高远之时不忘思考细腻,意境磅礴之时下笔细微,透过场景看意象,通过小虫露情感,心中有小虫,作中展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