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基本业务,并逐步发展为居民投资、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理财产品收益率定价机制的不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的规范化运行与发展。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定价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突破了以往相关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运用更加准确的数据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保本固定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为理财产品特征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发行银行特征因素三类,探讨了各类因素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作用机制。创新性地引入企业市场势力与经济租金理论,探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差异是否有可能源自于各发行银行市场势力与定价权的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计量回归模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委托期、是否全国发行两个理财产品特征因素和利率、银行流动性、新增贷款量、银行间借贷成本、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存在显著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因为发行银行类型的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异。理财产品收益率对同业拆借利率,特别是对通货膨胀率的反应不足,说明我国银行业存在一定的市场势力与寻租行为。其中,国有控股银行的定价能力优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定价能力又优于地方性商业银行。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市场地位是导致各银行间市场势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市场地位高的银行拥有更大的定价权并获得更多的经济租金;而银行声誉、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并不能显著提高银行的市场势力与寻租空间。银行上市的益处在于可以有效降低其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导致上市银行对理财产品融资渠道的依赖程度降低,进而在理财产品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势力。另外,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会受到银行特质性因素的冲击,银行是否上市、总资产规模、市场份额等因素可以通过显著改变理财产品收益率对存款利率、货币存量Mz、银行间拆借利率、央行货币净投放量等宏观变量的弹性进一步影响银行的经济租金水平。本文研究在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两个维度上均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术角度考虑,本文以银行自主定价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与寻租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实际应用角度考虑,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和银行寻租能力的详细解读,能够为政府监管机构规范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引导银行业改革指明方向,为下一步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意见;同时能够指导民众更加理性地选择银行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