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首日超额收益,即IPO新股在上市首日收盘价远远高于IPO发行价格,使获得新股的投资者的收益超过同期基准收益的现象。IPO首日超额收益是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存在着的一种异常现象,自Reilly&Hatfield(1969),Stoll&Curly(1970)以及Reilly(1977)等学者研究发现IPO首日超额收益现象以后,有关IPO首日超额收益现象的发现极大地激发了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兴趣,更多的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但是至今理论界尚未建立统一的框架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由于IPO首同超额收益是由一级市场发行价格与二级市场上市首日收盘价格进行比较得出,因此,在研究IPO首日超额收益应综合进行考虑。IPO首日超额收益既有可能是由于一级市场定价过低导致,也有可能是二级市场收盘价虚高所致(这也是本文使用IPO首日超额收益代替以往文献所指的IPO抑价的主要原因)。然而理论界在解释该现象时较少综合这两种因素,以往较多解释是基于一级市场抑价出发而认为二级市场是有效的。而本文认为此种解释不能用来完全解释中国A股“新股不败”神话。所以,在考虑我国A股特殊的发行制度及定价机制下,本文认为我国A股IPO首日超额收益是一级市场抑价与二级市场溢价共同叠加效应的结果。本文在总结众多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计量方法研究不同定价机制下IPO首日超额收益现象及形成机理,试图寻找到对A股IPO首日超额收益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
首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展开本文研究,从而使得本文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次,选取自1994年至2008年9月在A股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公司IPO数据,对总体及各个阶段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发现,随着发行机制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A股首日超额收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规律,而在某些时期(2001年高科技泡沫,2007年大牛市)IPO首日超额收益异常高于其他时段。这说明IPO首日超额收益并不完全取决于定价机制的市场化进程,而二级市场氛围对它有显著影响。
接着,本文运用逐步回归法试图找出各个阶段对IPO首日超额收益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并加以解释。
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及后续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