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困境与突破——兼以南洋教育集团为个案进行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o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追求效率的时代里。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从属于这样的目的,教育活动也不例外。任何没有跟上节奏的个人、组织、甚至国家将注定会被淘汰出局。纵观世界,近二三十年以来,市场化改革趋势已成燎原之势。针对这种时代特征,各国都相继作出了一系列措施。这反映在教育领域便是教育市场化改革(在我国称之为教育产业化改革)。 教育产业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它更是一种政策、一种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立法手段不断改变着过去政府大包大揽教育的做法。某些教育活动的承办逐步向私人开放。这一过程虽然缓慢,但却一直在进行,令人鼓舞。这可以说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教育活动自身所做出的一些调整。这也是教育产业化实践的缘起。这种政策导向给了很多有志于投资教育的组织或个人以信心与期待。理论界也围绕教育产业化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然而,在2004年1月6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政府对“争论”做出了官方总结,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本文正是从这样一个官方总结出发,思考导致我国教育产业化政策产生如此困境的原因。是教育产业化理论不正确?还是教育产业化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制度建设?抑或其它原因?本文期望通过理论与个案相结合的分析方式,探析导致我国教育产业化政策出现困境的原因,并对教育产业化政策的继续推进进行了初步探索。 本文认为,从理论上讲,教育可以产业化,但需要一定的条件约束,也就是说,教育可以条件产业化。这里的条件是指政府有责任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监督与资助。近年来,我国在推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同时,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失败的、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例,如南洋教育集团等。这里需要引起我们思考的是,教育产业化实践中的一些失败案例能不能归因于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失败呢?我们能不能就此否定教育产业化政策呢?文章认为,教育产业化实践出现偏差,并不是因为教育产业化政策出了问题,而是由于教育产业化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制度建设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伴随教育产业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建设,巩固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果实,不断推进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实践进程。 文章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对象与方法、行文思路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部分对西方教育市场化的实践及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我国教育产业化实践历史脉络的梳理,另一部分是对我国教育产业化理论基础的重新探讨,其中,理论探讨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与创新点;第四部分通过对一个个案——南洋教育集团的分析,期望通过一个微观个案体察我国教育产业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供了一些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社区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近年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福建省的社区教育也开始做了一些尝试,厦门市的鼓浪屿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取得了不少成绩
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必须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组织对员工的要求也日益增多,例如要有主动性、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承担责任。而要促使员工积极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组卷系统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其作用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并按照试卷规格,从试题库中组合相关试题形成试卷。它是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 ManagedInstruction,CMI)的一个重
伴随着现代远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网络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现,现代远程教育无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其理论上的规模效益和成本效益,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向纵深发展和构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