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交通与近代牡丹江区域的城市化研究(19世纪末—1931年)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l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江区域的城市化研究是边疆城市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其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关键时期。1898年,随着以中东铁路为标志的交通近代化的发展,牡丹江区域在封建经济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强行开启了其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进程,开始步入由传统城镇向近代城镇转型的轨道。在铁路的强力冲击下,人口大量聚集,各种物产得以开发,区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贸易联系加强。铁路沿线站点因成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个具有一定范围辐射力的中心,传统城镇也注入了近代的活力。昔日分散的自然村落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区系统因铁路功能而发展成为一个带有诸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因素的新的市场体系,使牡丹江区域山封闭的地理环境中走向开放。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区域城市体系粗具雏形。为此,本文试以铁路交通为线索探讨近代牡丹江地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运行轨迹,分析出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揭示其晚近以来开发晚而又迅速崛起的原因,并客观评价外力条件下该区域向近代城市嬗变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为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该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前言部分首先概述了田昌五论著的出版情况及其作者在学术上的主要经历,接着揭示了研究该课题的学术动因和现实意义,然后介绍了目前史学界对田昌五的学
辨伪的历史渊远流长,滥觞于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发端于刘向、刘歆父子。在其后的两千年历史中,学术辨伪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到了清代,又涌
王莽是一个儒生化的贵族,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具有政治理想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理想是要建造一个理想国,在这个理想国里,君王以儒家学派的观点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依照《
该文主要对近代安庆社会的变迁进行了初步研究.安庆由传统社会迈入近代社会的初期,也就是该文所界定的清末民初时期,安庆社会的发展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较既有共性的一面,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