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思维,还能使教师获得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研究高中课堂提问,对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试图从提问的视角研究一所县域学校FN高中在实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10年中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发展与变化?根据已有的研究中有关提出问题、选择回答问题方式以及教师理答方式的理论,对这所县域高中学校的数学课堂提问进行研究。该中学是该县唯一一所省示范性高中,笔者按年度随机选择了自2009至2015年该校教师参加校、县级教研活动的6节录像课进行研究,首先把录像转化为文本格式,然后根据“提问的分类”、“提问后选择学生答问的途径”、“教师评判学生答问的途径”进行编码,再分析数据,得到FN中学在实施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特征以及发展与变化是:(1)教师提问的总数过多;(2)从“提问的分类”方面看,六位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的类型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总体表现为提问类型不均衡。使用最频繁的问题类型是记忆性问题,记忆性问题所占的百分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少使用的是推理性问题和批判性问题,批判性问题的百分比逐年呈大致下降的趋势;(3)从“选择学生答问的途径”看,“让学生集体回答”是主要的内容。“叫举手的学生回答”所占百分比急剧下降。六位教师几乎没有出现“改变叫其他的同学回答”的现象;(4)从“教师评判学生答问的途径”上看,六位教师都没有出现“打断学生回答,或者教师替学生答”、“对学生的回答置之不顾,或者消极否定”的现象。“激励学生问问题”的行为都比较少。由此可见,该学校的数学教师在实施课改以来充分重视和实施课堂提问,具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数学学习上的差异的态度与信念。此外,该校数学教师应该认真准备并精心选择适量的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关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高认知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应该根据问题类型选择学生个别回答,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又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