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人们的寿命逐渐增长,中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年龄越增长,身体状况越差劲,开始出现一系列疾病,最终导致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有很多。而在中国,大多数失能半失能老人都是靠家庭的照料,家庭照顾者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照顾的主要承担者。其中,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出现的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对于半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而言,这群人还没有受到重视。半失能老人介于完全失能和能自理之间,虽然还未到达失能的程度,但是在照顾过程中所出现的情绪问题会影响家庭照顾者的身心健康,一旦照顾不周,最终将间接导致半失能老人向失能老人转变。长期繁琐的日常照料工作使家庭照顾者无处宣泄自己的情绪,会出现悲伤难过、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情况,时刻影响着家庭照顾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本研究以家庭照顾者的负面情绪为主要议题,对家庭照顾者的负面情绪的具体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干预和介入。本研究是以“不倒翁”居家跌倒防范及下肢肌力训练行动项目中的半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为个案,在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老人存在不良的情绪,并运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量发现,服务对象的情绪需要改善。在征求老人的同意后,本研究将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展开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家庭照顾者的负面情绪主要是无助、伤心、苦恼等表现,而这些不良情绪主要是自身情绪无法宣泄、心理负担重、缺少情感支持等多重原因导致的。针对这些原因,本研究采取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半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情绪改善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者先与研究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与研究对象进行了沟通,协商之下共同为研究对象拟定了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研究者运用ABC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对服务对象进行分析和探究,按照社会工作的专业步骤过程进行介入,结合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和社会工作的基本实务技巧和方法,经过多次正式的面谈,倾听服务对象内心想法,引导服务对象讲述面临的问题,协助服务对象宣泄负面情绪,帮助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认知,并通过利用社区资源,给予服务对象关心和帮助。本研究最后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发现针对家庭照顾者的情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论证了如何进行有效介入的思路与方法及内容,为个案工作介入家庭照顾者的情绪问题提供了借鉴。在研究实施过程后,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改善,先前的焦虑、悲伤、难过等负面情绪已经得到了缓解,加强了情感方面的支持,有了比较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能够积极面对生活。最后,研究者对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进行反思,进一步总结了情绪治疗模式的实践运用,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该领域研究积累些许实务经验,同时呼吁社会大众能够加大对这类弱势群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