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佛教书法艺术”是集宗教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重点研究的是中国佛教与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艺术特征。无论从佛教艺术研究还是从书法艺术研究等各方面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佛教书法艺术呈现出了越来越独特的魅力,并成为了书法艺术创作中重要的灵感来源,但是却少有将“佛教书法艺术”作为主体来研究。本文以“唐代佛教书法艺术研究”为题,希望以此为切入点,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了了解“唐代佛教书法艺术”的相关学术研究现状,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梳理,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肯定了本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第二部分,首先对“佛教书法”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并以宗教艺术的“目的性”以及其产生的宏观影响两方面对其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通过唐代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阐释,提出了唐代佛教宗派对书法艺术影响的可能性。第三部分,依据第二章中对佛教书法艺术的相关界定,对唐代佛教书法艺术的形式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并通过对比具体的书家、书作的相关书法风格,提出了唐代佛教书法艺术具有其独特性的特点。第四部分,探究唐代佛教书法艺术中所包含的以“圆融之美”、“宁静之态”、“狂禅之风”为代表的艺术特点进行了简要探究,通过对相关的书作的艺术风格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阐释。第五部分,从唐代佛教书法艺术对唐以后的影响以及对近现代书法创作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