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5-16岁青少年儿童在不同眼屈光度数组以及不同年龄段之间的眼生物学参数的差异,主要包括眼轴(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以及角膜直径(WTW),探究在青少年屈光状态的变化过程中眼生物学参数的变化趋势。 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7月-2017年5月温州地区中小学近视筛查回访的青少年1340例2673只眼,年龄分布在5-16岁,平均年龄(10.207±2.63)岁,所有入选儿童排除眼部的器质性病变(包括白内障、斜视、眼底病变)以及全身疾病,进行检影验光、裂隙灯检查、眼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检查、优势眼检查。记录检影验光结果、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角膜直径、优势眼眼别等数据。按等效球镜度将受试者分为五组:即高度近视组(≥-6.00D),中度近视组(≥-3.00D且<-6.00D),低度近视组(>-0.50D且<-3.00D),正视组(<-0.50D且<+0.50D),低度远视组(>0.50D且<+3.0D),同时按受试者年龄分为四组,即5-6岁组、7-9岁组、10-12岁、13-16岁组,分析比较不同屈光状态组与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整体眼轴分布为23.98±1.18mm,角膜曲率分布为43.28±1.42 D,角膜散光分布为 1.298±0.679mm,前房深度分布为3.64±0.28 mm,角膜直径分布为12.306±0.44mm,等效球镜度分布为-1.494±1.649 D。 不同屈光度数组的比较中: 1、眼轴在五组之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眼轴随着等效球镜度的增加眼轴呈现增加趋势,眼轴与等效球镜度负值呈现负相关。 2、角膜曲率在各组间比较仅高度近视组与各组均存在差异,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曲率在各组间变化不大,仅高度近视组略高于各组,眼轴角膜曲率半径之比与等效球镜度高度相关(r=-0.856)。 3、前房深度在各组两两比较中,仅高度近视与中度近视组不存在差异(P>0.05),余各组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前房深度随着近视负度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4、角膜直径仅低度远视组略低于其余各组,剩余四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等效球镜度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等效球镜度[D]=63.459+0.033*年龄-1.646*眼轴[mm]-0.705*角膜曲率[D]+1.282*前房深度[mm] 在不同的年龄组的比较中:1、眼轴:眼轴四组两两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各组眼轴呈现递增趋势。2、角膜曲率:两两比较仅13-16岁组与其余三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剩余三组两两比较未见明显差异,13-16岁组角膜曲率低于其余三组。3前房深度:前房深度仅在10-12岁组与13-16岁组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存在差异(P<0.05),前房深度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增加趋势,10-12岁组与13-16岁组差异不大。4:角膜直径:角膜直径各组两两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5等效球镜度:等效球镜度各组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加,等效球镜度的负值呈现递增趋势。 结论: 在青少年近视发展过程中,眼轴与近视的进程以及年龄发育高度相关,角膜曲率在近视的进程的变化主要是与眼轴的协同作用,前房深度与眼轴随近视的进程和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并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角膜直径随在近视的发病进展中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