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口分布相对较多、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交通运输的密集区域,是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城市规模极速扩张而导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济宁市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发展日益蓬勃,但是随之产生的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研究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对促进济宁市建立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城市承载力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济宁市的现实发展状况,选取了在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几个要素,构建了包含土地、水资源、交通、环境、经济、社会六大承载力要素共32项子目标的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框架。利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承压指数法计算各要素承载力的负荷现状以及综合评价法计算了济宁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分析了济宁市2006-2015年城市综合承载力、各要素承载力及承压指数,找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短板因素,以便提出具有参考价值和科学性的建议,促进济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分析研究之后得出以下结论:(1)从2006-2015年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社会承载力增长较为明显,土地承载力增长较缓慢,交通承载力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到2015年大小依次为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交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这说明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成为当前制约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2)从各要素贡献率来看,2006-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贡献率最高,成为影响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但近几年出现下落的趋势,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贡献率逐渐增长并赶超水资源承载力,成为现阶段对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起到主要作用的两大因素;(3)2006-2015年济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中水资源承压指数和土地承压指数不断下降,且下降幅度比较大,处于超负荷状态。(4)环境承载力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以及环境承压指数变化都不大,处于一个相对较平衡的状态,但是济宁市的环境质量不太乐观,在全省排名靠后。济宁市的环境承载力有待提高,环境治理任务仍然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