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1号甘薯茎叶多酚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蒙1号是一种药理价值极高的甘薯品种,在我国中原地区产量极低,而甘薯茎叶生长茂盛,产量极高。西蒙1号甘薯茎叶的降血糖作用已被证实,且大量研究表明其主要降血糖功效成分为多酚类物质,但具体何种多酚类物质具有降血糖活性尚不明晰,降血糖作用机制也尚未解明。本研究以西蒙1号甘薯茎叶为原料,首先采用微波-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法和有机溶剂分离萃取法提取并分离纯化其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并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系统分析其组分构成;然后利用体外及动物模型考察甘薯茎叶多酚不同组分的降血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最后在优化漂烫方式及配方的基础上,研发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西蒙1号甘薯茎叶青汁粉产品,以期为西蒙1号甘薯茎叶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薯茎叶酚酸类物质由13种单一组分(1-CQA、5-CQA、秦皮甲素、原儿茶醛、3-CQA、4-CQA、咖啡酸、7-羟基香豆素、3,4-CQA、3,5-CQA、4,5-CQA、3,4,5-CQA、咖啡酸乙酯)构成,其中3,5-CQA含量(45.34±0.6%DW)最高;甘薯茎叶黄酮类物质由10种单一组分(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奈酚、香叶木素、棕矢车菊素、白杨素、柳穿鱼黄素)构成,其中紫云英苷含量(28.07±0.73%DW)最高。(2)原儿茶醛、咖啡酸乙酯、槲皮素和山奈酚的抗氧化和体外降血糖作用最强;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抗氧化能力与其体外降血糖作用呈正相关;此外,甘薯茎叶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50分别是329.55±1.22和250.00±0.79μg/mL,抑制类型为混合型可逆抑制。(3)口服甘薯茎叶多酚能显著减缓T2DM小鼠体重下降,降低血糖(降64.78%),提高口服葡萄糖耐量;改善血脂异常;促进胰岛素分泌(增100.11%),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肝糖原(增126.78%)和肌糖原(增135.85%)的合成,促进葡萄糖代谢;缓解肝脏炎症,抑制β细胞凋亡和修复胰岛结构;其降血糖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了肝脏中PI3K/AKT/GSK-3血和肌肉中PI3K/AKT/GLUT-4的信号通路,增强了糖原合成和葡萄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4)整棵漂烫组的甘薯茎叶多酚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是切分漂烫组的1.69倍和1.91倍,其铜、锰和维生素E含量显著高于切分漂烫组;甘薯茎叶超微粉的重力沉降物比率最低(49%);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将整棵漂烫、真空冷冻干燥后的甘薯茎叶经超微粉碎,复配2.5%黄原胶、1%乳酸钙、2%抗坏血酸、12%麦芽糊精、20%木糖醇和0.9%苹果香精。综上所述,西蒙1号甘薯茎叶多酚在体内外都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其青汁粉产品在天然降糖药物市场中有很大发展潜力。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MgH2的吸放氢温度,提高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本文通过球磨方法制备了MgH2+20%(w) MgTiO3复合储氢材料,并研究了其储氢性能. 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 MgTiO3在与MgH2球磨过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详细研究了金银合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在可见光波段的敏感特性.实验方面,通过在玻璃基底上溅射50nm厚的金银合金薄膜制备了一种新型的SPR传感芯片
近年来,图像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跨域图像生成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深度学习的发展为跨域图像生成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早期的工作往往需要依靠成对的数据集,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一对一成对的图像,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域图像生成任务的泛化能力,并且难以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此外,这些跨域图像生成工作大都只能实现一对一的图像生成,无法满足一对多的生成需求。本文聚焦于以上问题,致力于构建一种无监督
高校本来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园事件在高校中发生。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生理健康,还要关注他们心理方面的健康。只有做好大学
经过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广告业正因为企业主品牌经营的转型而呈现蓬勃之势,作为其中重要参与者的跨国4A广告公司之一的麦肯,却并没有展现出于这波红利趋同的发展之势,同行业的竞争、其他行业的侵入都对麦肯中国的经营发起挑战,而这一挑战背后隐藏着其面临的生态变化,使得公司经营和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亟待从公司定位出发,去构筑相应解决之道。本论文以麦肯光明广告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位理论视角与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政治生活中,政治沟通好比是政府的神经,维系着政治系统的运转。网络的出现和使用给政治沟通带来了巨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为碳源,利用直接炭化工艺(无需进一步活化)制备多孔炭材料:然后,以CO(NH2)2为氮源,形成了氮掺杂多孔炭材料.氮的存在形式包括吡啶N、石墨N和吡咯N.实验结果表明,羧
从造模动物种类、造模用药情况、造模用药剂量与浓度、造模注射部位等四个方面归纳总结近年尿酸钠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模型的研究进展,发现尿酸钠制备AGA动物模型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