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口腔癌术后常遗留较大的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形态及生理功能,这往往需要运用邻近或远隔皮瓣进行缺损的修复。近年来,随着“精准、微创”的外科理念在皮瓣外科的确立,穿支皮瓣的优势日益凸显。下腹部是常使用的穿支皮瓣供区,无论是最早使用的腹直肌皮瓣,还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都不可避免的要对腹直肌进行解剖,可能发生腹壁疝,腹腔感染等并发症。腹壁浅动脉(superficial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SIEA)穿支皮瓣切取范围位于腹直肌浅面,损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现代皮瓣外科理念。但该皮瓣以往主要应用于乳房再造,四肢缺损修复等,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极少。目的:1.研究CT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在腹壁浅动脉皮瓣术前设计中的作用;2.探讨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应用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口腔癌患者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鳞状细胞癌8例,腺样囊性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下腹部CT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受区缺损大小,在影像学定位的基础上,设计、制备皮瓣并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显微镜下成功吻合动、静脉后严密缝合受区及供区,术后观察皮瓣存活及功能恢复情况,随访6~12个月。结果:本组10例皮瓣中存活9例,坏死1例。所有手术病例均为同期修复。左腹部6例,右腹部4例。制取腹壁浅动脉皮瓣成功9例,1例改为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制备皮瓣手术时间约60min~90min。皮瓣大小5.0cm×6.0cm~7.0cm×9.0cm,SIEA皮瓣厚度1.2cm~3.2cm,平均厚度约1.8cm。皮瓣色泽红润,无明显畸形臃肿,无毛发生长,患者外形无明显改变,无口鼻瘘发生,腹部切口隐蔽,遗留线性瘢痕。结论:腹壁浅动脉皮瓣供区损伤小、瘢痕隐蔽,无明显并发症,是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较好选择。术前血管CT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重要可靠的术前检查,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效率与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