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急性移植排斥反应是自器官移植开展以来就一直困扰医学界的重大难题。现阶段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主要是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但其存在需长期给药、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发生感染或肿瘤的几率大大增加、价格昂贵等不利因素;除此之外,还有细胞或组织的微囊化移植、术前供体细胞的输注、各种抗体的应用等方法,但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却比较甚微。如何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在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同时尽量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已成为研究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通过将生物学和核医学两种手段结合起来,建立猪肝移植供肝体外灌注模型,观察同位素标记的抗MHCⅡ抗体对于肝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和影响,探寻其作用的机理,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猪分为3组行原位肝移植术,供肝体外分别行生理盐水(第1组)、抗MHCⅡ抗体2E9/13F(ab’)2片段(第2组)和同位素188Re标记的2E9/13F(ab’)2灌注处理(第3组),检测各组术后生存时间、移植肝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建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模型,观察经上述试剂处理后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情况,测定相关细胞因子mRNA的水平,比较体内和体外环境下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结果】:第3组生存时间明显比第2组和第1组高(2周生存率分别为100%、83.3%、50%;1月生存率分别为66.7%、50%、0%;2月生存率分别为50%、16.7%、0%)。第1组血清总胆红素(7.87±1.10 vs 4.88±0.56 vs 4.41±0.76 mg/dl;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58±7.58 vs 41.25±4.06 vs 38.25±8.46 IU/L;p<0.05)、谷草转氨酶(1499.75±437.50 vs 675±432.14 vs 825.5±344.04 IU/L;p<0.05)在术后第7天的水平明显高于第2和第3组。然而,第2组的上述指标平均值在术后第13天和第14天明显高于第3组,包括血清总胆红素(4.00±0.24 vs 1.92±0.75,4.26±0.58 vs 1.82±0.65 mg/dl;P<0.05),谷草转氨酶(600.75±164.16 vs 243.5±162.32,718±273.54 vs 223±147.67 IU/L;P<0.05)和谷丙转氨酶(40.75±3.18 vs 28.75±5.22,42.5±4.53 vs 30.25±3.49 IU/L;P<0.05)。第1组术后第4天的IL-2平均值(462.55±117.39 vs 70.3±14.57 vs 88.7±18.67 pg/ml;P<0.05)明显高于同期的第2组和第3组数值;而第1组和2组术后6天的IFN-r(2479.85±573.62 vs1759.2±255.55 vs139.56±46.37 pg/ml;P<0.05)、IL-10(1975.00±511.67 vs 2143.25±507.49 vs750.27±199.44 pg/ml;P<0.05)、TNF-a(107.15+29.74 vs 85.04±10.35 vs7.40±2.04 ng/ml;P<0.05)平均值也是明显高于同时间的第3组数值。体外实验证实第3组的淋巴细胞增殖率,IL-2 IFN-r、TNF-a的mRNA量明显小于第1和第2组。IL-10mRNA量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同位素188Re标记的2E9/13F(ab’)2灌注处理供肝后能有效抑制肝脏早期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移植肝生存时间,没有明显和持续的副作用。188Re标记的抗MHCⅡ抗体可以很方便的应用于临床,作为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治疗的辅助物,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