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年轻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因素,为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共430例病例。按照患者年龄分成3组,即<30岁者为组1病例数为50例,30-35岁者为组2病例数为100例,36-50岁者为组3病例数为280例。组1、组2、组3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规范辅助治疗(辅助化疗,辅助放疗,激素受体阳性行辅助内分泌治疗)。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比例,并分析3组患者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及分子分型等临床资料,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年轻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后,病人DFS结果。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DFS结果采用Kaplan-Meier进行统计分析。年轻乳腺癌复发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1)本组430例患者中30岁以下的患者为50例,所占百分比为12%。30岁以下组就诊时肿块直径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方面组1与组2和组3比较阳性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组织学分级方面组1与组2和组3比较组织学分级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HER-2阳性表达率组1、组2、组3分别为27.6%,18.6%,11.7%,组1与组2和组3比较阳性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表明组1患者HER-2基因阳性表达程度较另外两组明显提高。脉管癌栓方面组1与组2和组3比较有脉管癌栓的比例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2)无疾病生存率方面,组1复发患者为17例,3年无疾病生存率为66%,组2复发患者为27例,3年无疾病生存率为73%,组3复发患者为68例,3年无疾病生存率为75.7%,组1与组2和组3比较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1的3年无疾病生存率更低。(3)将150例本组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因素(肿块大小、腋窝淋巴结个数、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及HER-2有无扩增)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与年轻乳腺癌复发相关。(4)将单因素Logistic分析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代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脉管癌栓和组织学分级与预后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是年轻乳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1)30岁以下组在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情况、脉管癌栓及3年无疾病生存期等各项预后因素较其他组更差。(2)肿块大小、脉管癌栓和组织学分级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年轻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