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红细胞参数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关系,通过血细胞参数构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预测模型,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发病90天后的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入院第一天、第三天及第七天的血细胞参数、随访情况等。运用SPSS25.0软件,利用单因素分析筛选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细胞参数及相关因素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关系,利用KM法进行生存分析并且绘制生存曲线,利用Cox 比例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运用ROC曲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其预后价值。结果: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出血量、GCS评分、饮酒史、入院第三天的RBC、HCT、Hb及入院第七天的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CS评分(>9分)、饮酒、出血量(>35ml)、入院后第三天的RBC、HCT的Q4组相对于Q1组的OR值分别为0.02、1.26、3.06、0.02、0.05,入院第一天减去第三天的HCT差值的Q3、Q4组相对于Q1组的OR值分别为:4.00、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 比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5岁),GCS评分≥9的HR值分别为0.92、2.08,当以Q1组作为参考,第三天HCT的Q3组,RBC的Q4组及第一天减去第三天HCT差值的Q4组的HR值分别为7.38、1.51、0.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三天的RBC、HCT的ROC曲线下的AUC分别为0.711、0.710;入院第一天减去第三天的HCT差值的ROC曲线下的AUC为0.794,当调整多因素后,ROC曲线下的AUC为0.948。结论:(1)高GCS评分、住院第三天的高RBC、HCT是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主要保护因素,住院第一天与第三天的红细胞压积差值越大,患者的3个月后的预后不良比率越高。(2)血细胞参数构建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模型敏感性及特异性良好,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