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ang28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古典增长理论兴起以来,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就成为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问题之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用技术进步阐释了区域间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其认为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呈现递减趋势,如果区域间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间的人均产出或收入水平将趋于均衡,即拥有较低人均产出水平的经济具有较高的增长率,而拥有较高人均产出水平的经济则有较低的增长率,他们最终都向相同的稳定人均产出水平收敛。经济增长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收敛性假说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提出了富有吸引力的预期,对于区域间存在的经济差距,给予了强有力的解释。所以,围绕着收敛存在与否、收敛速度的快慢以及引致收敛的原因等问题,各国学者纷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外早期的收敛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检验国家间是否存在收敛和测定收敛速度上。20世纪90年代之后,学者们发现一国内部各区域间的各种差异比国家间的差异小,经济增长比国家间更容易达到收敛。因此,研究的注意力由国家间收敛转向研究一国内部区域间的收敛。与此同时,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收敛性假说的实证分析方法产生质疑,认为新古典思想的收敛现象在世界经济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有学者用实证分析证明在一些地区存在经济增长发散。这些对收敛假说无效性的证明都促进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即支持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和资本存在溢出效应,会形成经济生产规模收益递增,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人均产出的差异可能无界发散的结论。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中国各个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其分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多种指标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另一类是为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绩效和收敛特征提供理论解释。我国从确立区域发展战略直到如今,已经整整15年。而这15年所坚持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的经济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资源配置日趋优化,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持续的增长,经济总量水平迈入一个新的台阶,全国省际间的经济差距呈现缓慢减小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差异依然巨大,进一步减小区域差异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经济差异过大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到国家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告诉我们,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各种要素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起到促进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由此政府就必须通过创设有利于收敛发生的条件,强化引致收敛的政策机制,有效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达到调控区域经济差距的目的。而政府实现其职能,创造促进经济收敛的政策机制,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财政支出,那么财政支出是否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收敛?是财政支出总量还是某一部分财政支出促进地区经济的收敛?上述问题就是本文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由此就有必要对经济增长收敛性与财政支出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围绕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在结构与内容上做了如下安排:首先,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经济收敛的文献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进行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内容框架。第1章主要是对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以及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主要阐述经济增长收敛的基本涵义以及基本理论。介绍了收敛性的基本概念,包括绝对收敛假说、条件收敛假说、俱乐部收敛假说;概述了经济增长收敛理论的基础,包括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同时介绍财政支出规模以及财政支出结构的相关概念,并对本文采用的财政支出结构变量进行了相关说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中的财政政策含义以及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中的财政政策对我国财政改革的一些基本启示。第2章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地区财政支出的现状。本章主要分析了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以及财政支出的现状和差异,并提出相应需解决的问题,为下一章实证分析做铺垫。第3章为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首先对财政支出总量对省际经济收敛的影响建立实证模型,并对三大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对各区域内部的经济收敛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然后对全国及三大区域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收敛的影响建立实证模型,对全国及各个区域的经济收敛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以上分析探寻财政支出对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是否存在影响。第4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对第2章和第3章的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同时根据模型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第一、财政支出规模是影响省际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因素,其表明了为了促进区域经济收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提高地方财政支出的效率。第二、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收敛条件为各省地方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支农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和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为此,各地区就必须强化地方财政调控功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更要注意加快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调整地方财政供给范围论文的主要贡献:第一、本文在选题方面以财政支出与经济收敛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新意。这是因为目前涉及到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的文献更强调市场的作用,而针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的较少。第二,本文分析出了一些较有新意的结论:(1)本文在具体分析时以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开始前后作为一个时间分界点,对这个时间点前后的经济收敛性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在1995-2006年期间存在绝对收敛趋势,但中国省际间的收敛速度很慢,仅为0.38%。同时可以看出,在这12年之内,中部的经济差异在减小,即呈现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而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内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呈现出经济发散的特征。这也就是说,中国从总体来看经济呈现收敛状态,而地区之间除中部地区外并不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中国从2003年开始到2006年期间经济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地区的差异在这4年中以2.04%的速度快速收敛。(2)财政支出规模是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财政支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省际间的经济增长的收敛。(3)本文在分析财政支出的具体支出项目的条件β收敛时,得出财政支出的具体支出项目(经济建设支出、支农支出、科教文卫、行政管理支出)对经济增长与收敛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影响全国乃至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收敛条件。实证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建设支出、支农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WTO后进口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1)进口竞争促进了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多认为和自身免疫有关的肝脏疾病,临床常见的主要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
本文就动植物标本的特点、解说员应具备的艺术表达与知识修养,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以解说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解说方法,提升解说效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近30年来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得我国人口数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由于长期的低生育率,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多变的外界环境会造成获取的图像对比度低、色彩偏暗,图像信息不够丰富,不利于图像进一步在监控、目标检测、目标分类、目标跟踪的应用。论文针对以上情况的图像增强及图像质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三种结构的Al-CuO复合薄膜,分别为CuO-Al两层膜、CuO-Al-CuO三层膜、CuO-Al-CuO-Al四层膜。分别进行结构表征、元素分析和热分析,并分别测试三种复
<正>《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近日由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全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
利用云南普洱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人工栽植17年的直杆蓝桉林调查数据,分析了其物种多样性大小。结果显示:在0.27 hm2的样地中共调查到物种105种,分属44科84属,其中乔木58种,灌木
2006年5~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市凤泉区老道井墓地所占干渠墓群进行了发掘,清理出明代墓葬一座,为研究明代的丧葬制度提供
“多规融合”的思想精华是多个规划空间布局的整合互通,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空间管制困惑。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和“多规融合”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类空间规划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