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健美操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却有着飞速的发展,经过不断努力已迈向世界先进水平。而甘肃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相比全国先进地区还有一定差距,虽已将竞技健美操比赛列入甘肃省大运会、中运会以及省运会,但竞技健美操整体水平较为薄弱,还有待提高。笔者通过对甘肃省第三届大运会竞技健美操乙组所有项目前三名比赛成套动作的分析研究,找出甘肃省竞技健美操整体情况与全国先进省份的主要差距,提出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意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甘肃省第三届大运会竞技健美操比赛情况和不同项目成套动作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竞技健美操发展缓慢,相关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比赛和学习交流活动。2、教练员男女比例不均衡,年龄趋于中年化,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讲师及以上职称,缺乏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训经验。3、运动员男女比例不均衡,年龄结构合理;非专业运动员居多,训练年限短,比赛经历少,运动员技术水平落后;学校不重视,训练场地设施以及时间无法保障,赛前训练不充分。4、运动员体能不充足、身体素质欠缺,难度动作掌握少、选用难度分值低,动作呈现不充分,艺术表现力较弱,动作完成不稳定,完成质量无法保障。5、单人项目成套动作特性包括个人竞技能力的发挥;难度动作选择、布局的趋向性;成套动作的高度把控;场地空间合理使用;个人风格、个性特征的展现,艺术表现力的体现,男运动员力量素质和女运动员优美姿态的展现;多人项目成套动作特性包括团队协作力、高度一致性、队形动作移动跑位的流畅性。6、单人项目针对性训练包括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能力训练(包括操化、难度和完成质量)、心理能力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包括形体、舞蹈等身体感觉练习);多人项目训练包括托举、配合训练、队形穿插变换训练、操化、难度、过渡连接的一致性训练。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甘肃省竞技健美操相关人员应重视该项目的发展,定期举办全省各地区竞技健美操相关赛事及培训学习,聘请相专家进行讲学,组织专题性的冬、夏令营的学习交流活动。2、扩充教练员专业储备,提高教练员实训能力;避免陈旧,大胆创新;重视运动员技术能力的提升,应根据运动员技术水平、性格特征区别对待,共同提高,保证训练效果。3、运动员应进行定期自我评估,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大幅提高;在训练中细化动作技术,达到规则要求水平;参加比赛,积累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竞技能力。4、应根据不同项目成套动作特性以及运动员技术风格,优化和完善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成套动作整体价值。5、将各周期、各阶段训练以及参赛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划,针对各项目特点及运动员自身水平进行专项训练和特殊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