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和生活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彼此往往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对方的交际行为和方式,文化差异对他们的合作产生负面的影响。文化因素是影响交际的核心变量,因为文化是蕴涵着某一群体的人们的信仰体系、价值观念体系、生活方式、行为习惯 人造物品等一切积淀物的总和体系。它是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必须知晓和相信的导向系统,是代代人通过学习而传承下来的。缺乏对它的了解,双方相遇,立即会产生不和谐的交际情形。 文化导向系统的中心特点被定义为文化准则,它是被某个社会的多数成员视为正常的、理所当然的、典型的和具约束力的,对一切感知、评判、思维和行为过程均起调节作用的那部分文化。 本文借鉴使用Mayring(1996)&Oevermann(1997)和Thomas(1993,1996)创建的确定文化准则的方法,通过分析中美人交往时所经历的不和谐交际情景案例,探索了文化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调控人的感知、评判、思维和行为过程,识别出相对的“核心文化准则”,比较核心文化准则间的异同,分析他们的“导向”作用,归纳出在新的环境下中美人交往的人际关系类型、人际关系取向和人际交往取向。并利用分析不和谐交际情境,识别相对“核心文化准则”,从不同的抽象层面上—从一般的价值观念到特定的、具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综括出文化准则呈现的等级结构与相互联系: 1.文化准则是典型的导向系统,它被某个文化的大多数成员视为正常的、理所当然的、典型的和具约束力的,并对他们的一切感知、认知、情感反应和行为方式过程产生影响的导向系统; 2.己方和异方的行为举止均在文化准则的基础上得到评判和调节; 3.核心文化准则在各种不同情景中均起作用,对较大范围内感知、思维、评判和行为起调节和调控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4.文化准则的个体和群体特点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可以有所变化; 5.超出容差界限的行为方式和观点态度,则会遭到拒绝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