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氮气吸附、核磁共振等实验,开展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借助生烃增压实验分析及理论计算,剖析了研究区生烃增压演化;利用包裹体PVTsim和盆地模拟法恢复了储层古压力;在储层物性演化基础上揭示了充注阻力演化特征,并以致密油充注动阻力平衡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致密油充注动力学机制,建立了致密油充注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鄂尔多斯盆地新安边油田长7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氮气吸附、核磁共振等实验,开展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借助生烃增压实验分析及理论计算,剖析了研究区生烃增压演化;利用包裹体PVTsim和盆地模拟法恢复了储层古压力;在储层物性演化基础上揭示了充注阻力演化特征,并以致密油充注动阻力平衡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致密油充注动力学机制,建立了致密油充注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及黏土晶间孔,根据储集空间组合关系将长7储层划分为粒间孔-溶孔主导型、溶孔-晶间孔主导型和晶间孔主导型,三者主力孔喉半径分别介于0.04~3μm、0.01~0.8μm和0.003~0.4μm。基于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相结合对孔隙连通性和优劣性的划分与计算,揭示出上述三类储层优势连通孔隙平均体积分数为35%、26%和11%。生烃增压演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长7烃源岩自侏罗纪末期开始发育生烃超压,于早白垩世末(100Ma)达到最大生烃增压量28.4MPa,对应地层压力峰值为59.4MPa。储层古压力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致密储层自早白垩世早期(140Ma)开始发育超压,于早白垩世末期(100Ma)达到最大剩余压力17MPa,对应地层压力峰值约48MPa。结合破裂压力计算结果,明确了主充注期(132~100Ma)源储界面充注动力介于17~27MPa、储层内部充注动力介于5~17MPa。毛细管阻力计算结果表明,粒间孔-溶孔主导型、溶孔-晶间孔主导型和晶间孔主导型储层在主充注期(132~100Ma)的阻力大小分别介于0.056~10.22MPa、0.035~14.76MPa和0.099~18.35MPa。依据致密油充注动、阻力平衡关系,建立了充注孔喉下限动力学模型,揭示致密油充注动、阻力的变化决定了储层有效储集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建立了研究区长7致密油充注模式,认为致密油充注经历了常压—储层早期致密(侏罗纪末期前,220~145Ma)、超压积累—油气开始充注(早白垩世早期,145~132Ma)、超压裂缝形成—致密油主要充注(早白垩世中晚期,132~100Ma)和构造抬升泄压—致密油充注终止(早白垩世末—至今,100~0Ma)等四个阶段;受充注动力、阻力的平衡关系控制,各充注阶段致密油在不同类型储层中的充注规模存在较大差异。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未来,对于清洁能源来说,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氢气是最有希望的。但氢气的可持续生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过电催化水分解生产氢气具有广阔的前景。电解水制氢的核心是开发廉价、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以获得低成本、高性能的能量转换装置。近年来,二硫化钼由于其特有的结构和适当的氢吸附自由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希望成为贵
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人类生存的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利用措施。森林病虫害是可以摧毁整个森林的杀手,我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秉承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林业事业的蓬勃发展。
煤和页岩储集层中的天然气含量是关键参数之一,它影响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潜力。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了发明了许多含气量估算方法,但始终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来获得可靠的煤和页岩中的含气量数据(包括总含气量、吸附气量和解吸气量)。本文使用三种方法USBM法、ACF法和S&W法对煤岩和页岩含气量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对比。三种方法均没有给出准确的时间零点和损失气体时间,也没有考虑游离气的影响,在页岩中并不适用。在此基
在地层条件下页岩气主要以吸附和游离两种形式存在,因此确定吸附、游离气的含量,对于评价页岩地质含气量至关重要。为建立理想的页岩气吸附模型,进而客观评价页岩含气量,需要对页岩气赋存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而言,仍未建立恢复地层条件下页岩含气量的有效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亟需对页岩气的赋存机理进行研究,并建立适合研究区含气量评价的模型和方法。因此,本文分别开展了宏观尺度等温吸
目前,水资源污染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严重,对水污染的处理刻不容缓。近年来,金属纳米粒子在还原降解有机废水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是存在金属纳米粒子容易聚集、难以回收以及还原产物依然存在水中的问题。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新型环糊精衍生物,同时结合磁性载体,制备稳定的金属纳米粒子,并将其用于催化还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最后进一步经过吸附脱除水中的还原产物,达到污水的深度净化。本文提出
煤系“三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和页岩气)合采是在认识现有地质条件下煤系多种气体资源综合开发的新模式。由于这三种非常规天然气共存,虽然可以单独开发,但是会带来较低的资源可采率以及较高的开采成本,因而在煤系储层组合中进行共同压裂改造可以达到增产效果并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煤系“三气”合采研究刚开始起步,多气合采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指标与评价参数没有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对多气合采储层可改造性评价模型了解甚少
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开展油气充注能力定量化评价,深化潜山油气成藏特征研究,对指导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利用地质及地化资料,结合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观察及测温等技术,针对济阳坳陷古生界不同类型的潜山油气藏,建立油气充注能力评价公式及典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潜山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沉积多套巨厚盖层;
木质纤维素由植物光合作用得到。它含有碳质亚组份,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其每年产量在1.5-1.7×1012亿吨。由于木质纤维素的环境友好性和高产量,故它是一种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的理想材料。本研究的重点是木质纤维素及其生物油的催化脱氧,在此过程中使用廉价氢源和非贵金属催化剂以达到脱氧制备低氧生物燃料的目的。木质纤维素的液化脱氧过程(第一阶段):250°C下,木质纤维素在CO/H2O/Et OH体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塔中志留系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塔中志留系沥青砂岩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气藏,储层受物源、沉积环境的影响,岩石矿物成分复杂,物性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类型多样,储层非均质性强,薄互层发育,电性复杂,油水分布特征复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塔中志留系11井区沥青砂岩段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认识地质规律和提取测井敏感信息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开展低渗
品质因子Q是表征介质吸收衰减的重要参数,精确求取地层Q值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识别含油气储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VSP记录中有丰富的波形、旅行时和上、下行波信息,成为求取Q值最准确的方式之一。全波形反演能够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中的各种信息,在频率域开展正、反演能够更便捷地表征Q值,针对VSP观测方式在频率域开展多参数反演对提高地层品质因子求取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全波形反演的计算效率和反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