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英语”研究——《华女阿五》、《喜福会》和《典型的美国佬》为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世界俨然成为马歇尔·麦克卢汉口中的“地球村”。在这里,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联系着彼此,进行着更为广泛、频繁的交流活动。而作为交际主要语言媒介之一的英语,也因此加速了自己全球化的步伐,产生了众多变体。“中国英语”便是其中的一种,它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形成,被具有中国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所掌握。相比其他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研究史要短得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才开始对它进行研究,从最初的定义定位型研究逐渐转为对“中国英语”语言特色的研究。此前的研究所基于的语料主要来自一些大众传媒,例如国内出版的英文报纸,播出的英语节目或是像政府白皮书之类的对外宣传材料,很少有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英语"的解析、研究。因此,本文将以美国华裔文学的三部代表作品——黄玉雪的《华女阿五》(1945),谭恩美的《喜福会》(1989)以及任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1991)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中国英语”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应用与功能。
通过对这三部作品语言的描述与分析可以发现,三位来自不同时代的美国华裔作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中国英语”,并将其广泛地运用到各个语言层面上。例如,三部作品中均出现了大量“中国英语”的单词与短语,这些词汇主要被用来描述美国华裔生活中的中国因素,以音译、直译或意译等多种翻译方式再现,目的是让西方读者感受到另一种文化(中国文化)的在场。在句法层,三部作品尤其是《喜福会》中存在着许多拼音句与一些“支离破碎”的句子.事实上,这些不符合英语语法的句子产生于华裔作家对汉语句式的刻意模仿,具有内在的杂糅性。此外,三部作品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平行句”:一方面,这些杂合句体现了华裔作家对汉语“骈偶”的继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必要的英语连接词,这些句子表现了华裔作家对英语句法的严格遵守。在语篇层,三部作品都创造性地借鉴、融和了中西方叙事传统,从而形成了华裔独有的叙事结构与修辞手法,例如《喜福会》中的“麻将”结构与《典型美国佬》中的“金色幽默"。
此外,美国华裔作家对“中国英语”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作为美国社会旁观者为自身群体发声的努力.作为流散一族,美国华裔徘徊在东西两个世界之间,饱尝着“无家”之痛.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纷繁的世事间不至迷失族裔身份,美国华裔需要一种崭新的语言来团结彼此,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他们在写作中创造、丰富了“中国英语”,期望借助语言的杂糅,来建构“第三空间”——美国华裔文学,以此为阵地来抵抗西方语言文化霸权,重塑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这便是本文所要揭示的,同时也是曾被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在论文集《文化的地位》中探讨和证实过的,“杂糅”的力量。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英语”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以霍米·巴巴的杂糅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的探讨分析也刚刚起步;同时因研究条件与研究者水平的限制,本研究也仅仅是探讨性的,旨在唤起学术界对文学作品中“中国英语”研究的重视,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世界俨然成为马歇尔·麦克卢汉口中的“地球村”。在这里,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联系着彼此,进行着更为广泛、频繁的交流活动。而作为交际主要语言媒介之一的英语,也因此加速了自己全球化的步伐,产生了众多变体。“中国英语”便是其中的一种,它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形成,被具有中国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所掌握。相比其他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研究史要短得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才开始对它进行研究,从最初的定义定位型研究逐渐转为对“中国英语”语言特色的研究。此前的研究所基于的语料主要来自一些大众传媒,例如国内出版的英文报纸,播出的英语节目或是像政府白皮书之类的对外宣传材料,很少有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英语"的解析、研究。因此,本文将以美国华裔文学的三部代表作品——黄玉雪的《华女阿五》(1945),谭恩美的《喜福会》(1989)以及任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1991)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中国英语”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应用与功能。
通过对这三部作品语言的描述与分析可以发现,三位来自不同时代的美国华裔作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中国英语”,并将其广泛地运用到各个语言层面上。例如,三部作品中均出现了大量“中国英语”的单词与短语,这些词汇主要被用来描述美国华裔生活中的中国因素,以音译、直译或意译等多种翻译方式再现,目的是让西方读者感受到另一种文化(中国文化)的在场。在句法层,三部作品尤其是《喜福会》中存在着许多拼音句与一些“支离破碎”的句子.事实上,这些不符合英语语法的句子产生于华裔作家对汉语句式的刻意模仿,具有内在的杂糅性。此外,三部作品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平行句”:一方面,这些杂合句体现了华裔作家对汉语“骈偶”的继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必要的英语连接词,这些句子表现了华裔作家对英语句法的严格遵守。在语篇层,三部作品都创造性地借鉴、融和了中西方叙事传统,从而形成了华裔独有的叙事结构与修辞手法,例如《喜福会》中的“麻将”结构与《典型美国佬》中的“金色幽默"。
此外,美国华裔作家对“中国英语”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作为美国社会旁观者为自身群体发声的努力.作为流散一族,美国华裔徘徊在东西两个世界之间,饱尝着“无家”之痛.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纷繁的世事间不至迷失族裔身份,美国华裔需要一种崭新的语言来团结彼此,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他们在写作中创造、丰富了“中国英语”,期望借助语言的杂糅,来建构“第三空间”——美国华裔文学,以此为阵地来抵抗西方语言文化霸权,重塑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这便是本文所要揭示的,同时也是曾被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在论文集《文化的地位》中探讨和证实过的,“杂糅”的力量。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英语”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以霍米·巴巴的杂糅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的探讨分析也刚刚起步;同时因研究条件与研究者水平的限制,本研究也仅仅是探讨性的,旨在唤起学术界对文学作品中“中国英语”研究的重视,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