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项制度面临深化改革,城镇化作为这个时期的重要战略,其相关的制度改革更是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企业推动制度变革从而促进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例子。本文把企业通过制度创建或者改变来盈利,同时促进社会发展的商业模式称为制度资本经营,并对企业参与城镇化的制度资本经营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 本文以城镇化为研究情境,以参与城镇化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制度资本经营内在机理结构模型,并通过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通过对与制度资本经营相关理论的文献梳理,理清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基于扎根理论,对21个企业参与城镇化的案例进行了编码,构建了包含4个构件和19个子构件的制度资本经营内在机理结构模型,4个构件分别为动因、企业制度能力、制度资本经营行为以及制度绩效。第三,通过案例编码和河南省工商联提供的共计95个样本数据的分析,对上述结构模型主要构件之间的关系予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益动因与制度绩效第一个层次机会与资源搜索显著正相关,资源动因与制度绩效的第二个层次效率与成本优化显著正相关,制度资本经营行为是制度动因与制度绩效中机会与资源搜索、效率与成本优化和制度创建关系的中介变量;制度资本经营行为与制度绩效的四个层次都显著正相关,并且相关程度依次增强,制度资本经营行为的维度中,制度资本经营的深度与制度创建的关系最密切,制度资本经营的广度与效率与成本优化的关系最密切,而制度资本经营的范围与默许与灰色生存的关系最密切;控制变量企业的注册资本对制度资本经营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制度绩效。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政府正确引导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以及企业参与城镇化的建议。 本文基于制度理论,提出了制度资本经营的概念,不仅初步构建了其理论框架,还推动了相关制度理论的发展。与此同时,制度资本经营为企业提供了通过制度创建或改变而盈利的路径和方法,更为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