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学者Malandro和Barker在著作NonverbalCommunication中对非语言交际做出了如下的解释:“非语言交际是由个人传递给他人带有含义的信息的一个过程。”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频繁发生,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因为相互不了解而导致的摩擦。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仅仅掌握外语知识是不够的,如何理解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信息也很重要。
虽然掌握非语言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针对它的研究却是在进入20世纪50年代才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开始的,发展至今仍然可以说是不太完善。在这其中,中国和日本的相关研究相较欧美等国来讲还处于落后的阶段。
人类的交流可以借助互相之间传递的非语言信息,更加了解对方的心理,从而使交流更加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非语言学不仅可以辅助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且作为一门较新兴的学问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主要研究非语言交际的构成要素之一的空间语言,其中主要论述人与人之间谈话时的距离。并且通过经对比研究得出的中日个人距离的不同进一步探究中日语言文化的异同。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以前人研究理论为基础,通过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些数据来展开具体分析。其中根据与谈话对象的不同关系来进行详细分类。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中国和日本的参加工作的人和学生。
论文的构成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的非语言学的基本研究现状。第二章详细介绍的空间语言的含义,分类,功能以及研究现状。第三章主要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并大体分析了导致中日个人距离差别的原因。
结语部分总结了中日个人距离所传递的信息及含义的不同,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