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是企业实现迅速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市场化进程越来越迅速的今天,并购活动的发生也日益频繁。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已有20余年,前后共经历了四次券商并购浪潮,前三次都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政策因素,只有当今的这次券商并购浪潮是完全市场化的。在证券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出台的各政策也为第四次券商同业并购浪潮提供了支持。
在金融体制改革的热潮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下,证券市场也面临新的转变,券商通过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来实现规模扩张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热潮。目前,我国的证券行业所面临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到来,全功能性将是未来券商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券商营业部局完善、业务牌照齐全。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尤其是在市场同质化竞争如此剧烈的今天,中小型券商还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在转型压力和国际化竞争的压力下,国内的中小型券商要想扩大营业部局、实现全牌照营业,通过同业并购去吸并一些小型券商就是一种迅速且有效的好方法。
大型券商已经拥有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营业部局也基本覆盖全国中心城市,营业牌照也较齐全,在综合竞争力上,有着中小型券商不可超越的优势。而中小型券商的营业网点覆盖比较具有区域性,没有实现全国性布局,有些券商的营业牌照也不齐全,在综合竞争力上有所欠缺。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行情下,中小型券商奋力求存,正试图通过合并的办法取长补短,力求跻身行业前列。一方面,大多数的小型券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优势,各自拥有自己的特色业务和经营优势,虽然没有实现上市,但这些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吸引中型券商的亮点。另一方面,中型券商有着上市平台、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竞争力,通过并购小型券商可以实现迅速扩张,不仅在营业部局上更加完善,在业务资质上也更加丰富。二者联合起来,可以实现资本实力的增强、营业网点的优势互补,组织结构的优化、人才资源的汇集。
自2010年以来,已经发生并结束的有两起券商同业并购案,本文将以这两起券商并购案为例,来总结和分析券商同业并购的经验。这两起案例都是典型的已上市的中型券商吸并未上市的小型券商,并购动因也极其相似,但在并购结果和并购安排上有所不同。其中,这两起并购案分别是西南证券并购国都证券和方正证券并购民族证券。作为上市券商同业并购的第一起案例——西南证券并购国都证券,虽以失败结尾,却给了后续券商同业并购项目提供了许多值经验,对以后的券商同业并购项目有很好的警示意义。而上市券商同业并购的第一起成功的案例——方正证券并购民族证券,对未来的国内券商同业并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证券行业市场化的历史演进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在文章结构安排上,本文先介绍西南证券并购国都证券的案例,重点分析这起并购案的动因及失败原因,再介绍方正证券成功并购民族证券的案例,重点分析它的动因、成功原因及意义。本文最后对两起并购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的探讨两起上市券商同业并购案例的动因、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和对未来同类型券商同业并购的启示,希望能为未来国内同类型券商同业并购活动提供参考。
在分析两起案例时,本文发现,西南证券正是看中了国都证券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营业网点分布和IB业务牌照,国都证券也想借西南证券实现上市的梦想。但最终由于市场形式的变化导致双方在估值问题上意见不一,并购意愿降低,这起并购案最后以失败收尾。方正证券通过前两次的内延外扩己发展成为中型券商,再次并购民族证券可实现进一步的壮大,民族证券也可以完成上市,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其中,在对比两起案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时,发现两起案例发生的背景相同,都是市场化进程中的尝试和探索;合作双方的基本情况相同,并购方为上市中型券商,想通过吸并未上市的小型券商来外延扩张,壮大自己的实力,被并购方为未上市小型券商,想通过被吸并入并购方,利用并购方的上市平台优势;两起案例的支付方式相似,都是采用的股票支付,但在整合后的安排上有不同之处,国都证券在整合后将不复存在,而民族证券在整合后可以方正证券的子公司形式存在;另外,两起案例的时间战线安排上也有不同,西南证券吸并国都证券从开始到失败结尾用去的时间是方正证券吸并民族证券的1.5倍,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变数增多,合作意愿降低,最终未能成功。
对于未来同类型券商同业并购案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背景十分重要,政策的变化会导致双方合作意愿的改变,一个对未知的宏观经济或者政策突变的预防就是有效地时间安排,并购项目的时间不宜拖得太长。支付方式和整合形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选用股票支付方式对现金流量要求较小,有节约税收的作用,但对并购方不利。在整合形式的问题上,被并购方后续的人员、组织结构、业务的整合安排对并购项目的进行也有一定的影响,被并购方仍存续,成为并购方的子公司的形式更有利于并购的进行。
在金融体制改革的热潮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下,证券市场也面临新的转变,券商通过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来实现规模扩张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热潮。目前,我国的证券行业所面临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到来,全功能性将是未来券商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券商营业部局完善、业务牌照齐全。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尤其是在市场同质化竞争如此剧烈的今天,中小型券商还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在转型压力和国际化竞争的压力下,国内的中小型券商要想扩大营业部局、实现全牌照营业,通过同业并购去吸并一些小型券商就是一种迅速且有效的好方法。
大型券商已经拥有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营业部局也基本覆盖全国中心城市,营业牌照也较齐全,在综合竞争力上,有着中小型券商不可超越的优势。而中小型券商的营业网点覆盖比较具有区域性,没有实现全国性布局,有些券商的营业牌照也不齐全,在综合竞争力上有所欠缺。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行情下,中小型券商奋力求存,正试图通过合并的办法取长补短,力求跻身行业前列。一方面,大多数的小型券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优势,各自拥有自己的特色业务和经营优势,虽然没有实现上市,但这些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吸引中型券商的亮点。另一方面,中型券商有着上市平台、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竞争力,通过并购小型券商可以实现迅速扩张,不仅在营业部局上更加完善,在业务资质上也更加丰富。二者联合起来,可以实现资本实力的增强、营业网点的优势互补,组织结构的优化、人才资源的汇集。
自2010年以来,已经发生并结束的有两起券商同业并购案,本文将以这两起券商并购案为例,来总结和分析券商同业并购的经验。这两起案例都是典型的已上市的中型券商吸并未上市的小型券商,并购动因也极其相似,但在并购结果和并购安排上有所不同。其中,这两起并购案分别是西南证券并购国都证券和方正证券并购民族证券。作为上市券商同业并购的第一起案例——西南证券并购国都证券,虽以失败结尾,却给了后续券商同业并购项目提供了许多值经验,对以后的券商同业并购项目有很好的警示意义。而上市券商同业并购的第一起成功的案例——方正证券并购民族证券,对未来的国内券商同业并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是证券行业市场化的历史演进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在文章结构安排上,本文先介绍西南证券并购国都证券的案例,重点分析这起并购案的动因及失败原因,再介绍方正证券成功并购民族证券的案例,重点分析它的动因、成功原因及意义。本文最后对两起并购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的探讨两起上市券商同业并购案例的动因、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和对未来同类型券商同业并购的启示,希望能为未来国内同类型券商同业并购活动提供参考。
在分析两起案例时,本文发现,西南证券正是看中了国都证券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营业网点分布和IB业务牌照,国都证券也想借西南证券实现上市的梦想。但最终由于市场形式的变化导致双方在估值问题上意见不一,并购意愿降低,这起并购案最后以失败收尾。方正证券通过前两次的内延外扩己发展成为中型券商,再次并购民族证券可实现进一步的壮大,民族证券也可以完成上市,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其中,在对比两起案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时,发现两起案例发生的背景相同,都是市场化进程中的尝试和探索;合作双方的基本情况相同,并购方为上市中型券商,想通过吸并未上市的小型券商来外延扩张,壮大自己的实力,被并购方为未上市小型券商,想通过被吸并入并购方,利用并购方的上市平台优势;两起案例的支付方式相似,都是采用的股票支付,但在整合后的安排上有不同之处,国都证券在整合后将不复存在,而民族证券在整合后可以方正证券的子公司形式存在;另外,两起案例的时间战线安排上也有不同,西南证券吸并国都证券从开始到失败结尾用去的时间是方正证券吸并民族证券的1.5倍,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变数增多,合作意愿降低,最终未能成功。
对于未来同类型券商同业并购案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背景十分重要,政策的变化会导致双方合作意愿的改变,一个对未知的宏观经济或者政策突变的预防就是有效地时间安排,并购项目的时间不宜拖得太长。支付方式和整合形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选用股票支付方式对现金流量要求较小,有节约税收的作用,但对并购方不利。在整合形式的问题上,被并购方后续的人员、组织结构、业务的整合安排对并购项目的进行也有一定的影响,被并购方仍存续,成为并购方的子公司的形式更有利于并购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