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策略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egongju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思维活动,就其本身来说,可分为“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传统翻译学重译本研究,而过程研究始终是薄弱环节。翻译策略是翻译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有声思维法,对文化专有项的汉英翻译策略进行实证研究。“有声思维法”属于心理学中收集思维过程数据的内省法,它要求受试者在执行特定实验任务时尽可能说出大脑中的一切想法。本研究以8名厦门大学英语专业研二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材料选自于第30届韩素音汉译外翻译竞赛文本。实验要求受试在做笔译的同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对其过程录音。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三元数据分析模式,其中有声思维数据作为主要分析数据,实验结束后所填写的调查问卷以及实验译文作为补充。基于对以上数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译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译者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3)文化专有项的认知翻译过程是怎样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Kiraly提出的20种翻译策略里,除了回译策略没有使用之外,其他策略受试者都有使用。此外,研究者根据受试使用策略情况,还添加了另外8种策略。在汉英翻译中,受试者最常使用的翻译策略是:自动输出文本、阅读源语片段、查询源语—目标语词典、发现问题、内在选择;使用频率最低的策略是中断翻译又重新开始和对文本的可接受度不确定。(2)受试者在翻译文化专有项时,翻译策略使用频率明显增加。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查询源语—目标语词典、发现问题、选择词典条目和自动输出文本。(3)翻译文化专有项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认知模式,即输入文化专有项→搜寻目标语→启动背景知识→查询资料→监控目标语文本准确性→输出目标语。
其他文献
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液-液扩散法生长溶菌酶晶体的影响,并测量了晶体生长前后体系的Zeta电势.结果表明,NaCl浓度较高时,在溶菌酶溶液-凝胶界面处会发生液液分
当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移动网络的速度越来越快和资费越来越低,人们的网络资讯媒介也逐渐从文字、图片转向了视频。一方面由于短视频大幅降低了普通用户拍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短视频利用了现代互联网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降低了用户的观看成本,因此短视频应用受到了大量互联网用户的欢迎。而短视频应用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分享,通过短视频的分享建立或者强化互联网用户的社交关系。我们这里开发的就是一款基于UGC(
花生育种研究中存在花生量小但品种多、荚果大小不一的情况,针对人工脱壳效率低而机械脱壳损伤多、脱净率低等问题,在对典型花生种果物理机械特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小型3级回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肠道功能紊乱的相关性,分析原因及提出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于吉